
生平简介
吴育(1004年—1058年),字春卿,谥号正肃,北宋新郑(今河南新郑)人。他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是北宋仁宗朝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吴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及第,后又于景祐元年(1034年)通过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从此步入仕途。
他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历任将作监主簿、右正言、知谏院、知制诰、翰林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等职。庆历五年(1045年),他被任命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位列宰执,参与国家大政。后又升任同知枢密院事。他曾出任多地地方官,如知诸暨县、襄城县、临安县事,以及知陕州、延州、京兆府、河中府、开封府事,政绩斐然。
吴育以其正直敢言、不畏权贵而闻名,在朝堂上多次直陈时弊,为民请命。他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学家,著有《文集》五十卷。嘉祐三年(1058年),吴育病逝,享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少师,谥号“正肃”,以表彰其一生功绩。
代表著作
- 《文集》五十卷
主要荣誉
- 追赠少师
- 谥号“正肃”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北宋新郑
吴育出生于北宋新郑(今河南新郑)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为日后步入仕途奠定基础。
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高中进士,标志着其仕途的开始。
制举入仕
通过制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正式步入仕途,初任将作监主簿。
位列宰执
升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位列宰执,参与国家大政。同年还曾任礼部尚书。
同知枢密院事
担任同知枢密院事,继续在朝廷中发挥重要作用。
地方任职与重要调动
此后历任门下省给事中,并多次出任地方要职,如知陕州军州事(1048年、1051-1052年)、知京兆府军府事(1050-1051年)、判延州军州事(1055-1056年)等,政绩斐然。
病逝,享年五十五岁
吴育病逝,享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少师,谥号“正肃”,以表彰其一生功绩。
主要成就
对北宋政治与文化的贡献
正直敢言的政治家
吴育为官清廉,不畏权贵,在朝堂上多次直陈时弊,敢于向皇帝和宰相进谏,对维护朝纲、匡正时弊起到了积极作用。
卓越的地方治理者
在担任诸暨、襄城、临安、陕州、延州、京兆府、河中府、开封府等地地方官期间,他勤政爱民,推行善政,深受百姓爱戴,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贡献。
有成就的文学家
吴育不仅是政治上的能臣,也是一位文学家,著有《文集》五十卷,其作品展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 关系 | 备注/职业 |
---|---|---|
吴待问 | 父 | |
吴充 | 弟 | |
韩宗彦 | 女婿 | |
庞元英 | 女婿 | |
吴安常 | 四子 | |
吴安本 | 六子 | |
吴安宪 | 九子 | |
吴俦 | 孙 | |
吴俨 | 孙 | |
吴俅 | 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