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宋齐愈,字文渊,号退翁,北宋四川人。他以科举入仕,官至右谏议大夫、礼部尚书等职。在靖康之变中,因推举张邦昌而最终被处死,成为北宋末年政治动荡的牺牲品。
宋齐愈的具体生年不详,但其在北宋末年活跃于政坛。他于1121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和太学上舍生资格,由此步入仕途。
他曾担任著作佐郎、监察御史、少卿等职,后升任右谏议大夫、礼部尚书。作为一名言官,他在朝中履行职责,参与政事。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在这一历史巨变中,宋齐愈因推举张邦昌为帝而受到牵连,最终被判处死刑。他的逝世,是北宋末年政治混乱和王朝覆灭的一个悲剧性注脚。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年不详
出生于四川
宋齐愈,字文渊,号退翁,籍贯四川。具体生年不详,但其家族在当地应有一定影响力。
1121年
科举及第,步入仕途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及第,并成为太学上舍生,正式踏入北宋官场。
靖康元年 (1126年)
任右谏议大夫
担任右谏议大夫等重要言官职务,参与朝政,履行谏诤职责。
靖康二年 (1127年)
因推举张邦昌被处死
在北宋灭亡、金兵攻陷汴京之际,因推举张邦昌为帝而受到牵连,最终被判处死刑,结束了他的一生。
主要事迹
对北宋政治的影响与贡献
科举入仕
于1121年进士及第,并成为太学上舍生,通过正规途径进入北宋官僚体系,展现其学识与才华。
重要官职
曾担任著作佐郎、监察御史、少卿、右谏议大夫、礼部尚书等职,在朝中发挥其作为官员的职责。
靖康之变中的牺牲
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的历史巨变中,因推举张邦昌而受牵连,最终被处死,成为那个动荡时代的悲剧性人物。
社会关系
亲属与重要关联人物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高氏 | 岳父 | 具体姓名不详,仅知姓高 |
重要关联
-
张邦昌
北宋末年官员,曾被金人立为“大楚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