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敦诗

字大雅 | 卒于1182年 | 南宋官员 · 驸马都尉

崔敦诗肖像
崔敦诗(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崔敦诗,字大雅,南宋时期著名官员。他原籍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附近),后因岳父钱俣的缘故,寓居苏州常熟县。崔敦诗一生仕途显赫,以其学识和品德受到时人尊敬。

崔敦诗于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逝世。他通过科举入仕,曾担任国子监司业、中书舍人等重要文职,并被授予驸马都尉的尊贵身份,显示其与皇室的紧密联系。此外,他还历任朝请郎、朝散郎、奉议郎、宣教郎等散官,以及殿中省尚舍奉御、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直学士院、崇政殿说书、侍讲等职,晚年获赠中大夫。

崔敦诗不仅在官场上有所建树,其学问亦受推崇,有《崔舍人玉堂类稿》和《西垣类稿》传世,这些作品是研究其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韩元吉曾为其撰写墓志铭,罗点、章颖等多位同僚也曾为其作祭文,足见其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代表著作
  • 《崔舍人玉堂类稿》
  • 《西垣类稿》
主要任职
  • 驸马都尉
  • 国子监司业
  • 中书舍人
  • 崇政殿说书
  • 侍讲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年不详

原籍通州静海,后寓居常熟

崔敦诗原籍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附近),具体出生年份不详。后因其岳父钱俣的缘故,迁居并寓居于苏州常熟县。

1160年

登进士第

崔敦诗通过科举考试,于南宋孝宗时期(约1160年)登进士第,正式进入仕途,开启了他的为官生涯。

具体年份不详

历任要职,获封驸马都尉

入仕后,崔敦诗历任多项重要官职,包括国子监司业、中书舍人、殿中省尚舍奉御、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直学士院、崇政殿说书、侍讲等。其中,获封驸马都尉,显示其与皇室的姻亲关系和尊贵地位。

具体年份不详

著有《玉堂类稿》等

崔敦诗在为官之余,亦勤于著述,有《崔舍人玉堂类稿》和《西垣类稿》传世,这些作品是研究其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1182年

逝世于淳熙九年

南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崔敦诗逝世。其逝世后,韩元吉为其撰写墓志铭,多位同僚也为其作祭文,以示哀悼和尊敬。

主要官职

崔敦诗在南宋时期担任的重要职务

驸马都尉

崔敦诗被授予驸马都尉,此为皇帝女婿的尊贵身份,显示其与皇室的深厚关系和显赫地位。

国子监司业

作为国子监司业,崔敦诗在国家最高学府担任要职,负责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现其学识和教育管理能力。

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重要官员,负责起草诏令、参与政务,崔敦诗担任此职,表明其在朝廷中具有重要的决策参与权。

崇政殿说书与侍讲

担任崇政殿说书和侍讲,意味着崔敦诗直接为皇帝讲授经史,参与皇帝的日常学习,是皇帝的近臣和学术顾问。

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负责诸王宫的教育工作,培养皇室子弟,这表明崔敦诗在教育皇室成员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其他散官与赠官

崔敦诗还曾任朝请郎、朝散郎、奉议郎、宣教郎等散官,逝世后获赠中大夫,体现了其完整的仕途履历和朝廷对其的认可。

社会关系

崔敦诗的亲友与社会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崔邦哲 父亲
钱俣 岳父 崔敦诗因岳父钱俣的缘故,寓居常熟。
崔敦礼 兄长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韩元吉 被推荐人/墓志铭作者 韩元吉曾推荐崔敦诗,并为其撰写墓志铭《崔公墓志铭》。
罗点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章颖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方有开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喻良能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耿秉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
李祥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柳大雅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
沈揆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陈绅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陈绅祭文》。
王明发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
王信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
王公弼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勾昌泰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同朝学官祭文》。
宋若水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
章森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
陈公亮 祭文作者 曾为崔敦诗作祭文《在朝同年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