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李夷简(757年—823年),字易之,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以其卓越的才干和正直的品格,在唐宪宗时期(元和中兴)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李夷简历任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御史大夫等职,并多次出任地方节度使,治理有方。
元和十三年(818年),他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辅佐宪宗皇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平定藩镇割据做出了显著贡献。他以清廉自守、刚正不阿著称,深受时人敬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长安
生于陇西李氏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为日后步入仕途奠定基础。
初入仕途,任郑丞
在建中年间(780-783年)初次踏入官场,担任县丞一职。
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身份,正式开启其辉煌的仕途生涯。
出任饶州、鄱阳刺史
在永贞年间(805年)先后担任饶州和鄱阳的刺史,积累地方治理经验。
调任殿中侍御史
元和二年(807年),被调入中央,担任殿中侍御史,负责监察事务。
升任御史中丞
元和四年(809年),升任御史中丞,在监察体系中地位进一步提升。
担任户部侍郎、判度支
元和五年(810年),主管国家财政,负责户部事务和度支判官,展现其经济管理才能。
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兼襄阳刺史
元和六年(811年),被任命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兼任襄阳刺史,镇守一方,维护地方稳定。
转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刺史
元和八年(813年),调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刺史,继续在重要边疆地区发挥作用。
拜相,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和十三年(818年),擢升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辅佐唐宪宗。同年兼任淮南节度使、扬州刺史。
卸任宰相,改任右仆射
长庆二年(822年),卸去宰相职务,改任右仆射,仍为朝廷重臣。
逝世
长庆三年(823年),李夷简逝世,享年67岁。
人生成就
对唐代政治的重大贡献
辅佐元和中兴
作为唐宪宗时期的宰相,积极参与平定藩镇割据的斗争,为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治理有方
多次出任节度使和刺史,在地方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稳定社会秩序,发展经济,深得民心和朝廷信任。
卓越的财政管理
担任户部侍郎、判度支期间,对国家财政进行有效管理,为元和中兴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清廉正直的品格
以其清廉的品格和刚正不阿的作风,成为当时官场的楷模,对整肃吏治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后世赞誉。
社会关系
亲属及重要交游
亲属信息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李僊 | 父 | |
李自仙 | 父 | (可能为同一人不同记载) |
李宗闵 | 从弟 | |
李匡文 | 子 | |
李氏 | 女儿 | 卢元裳之妻 |
卢重 | 女婿 | |
卢元裳 | 女婿 |
重要交游
- 柳宗元:曾收到柳宗元的启文。
- 武元衡:曾有诗文往来。
- 权德舆:曾收到权德舆的赠诗文。
- 白居易:曾收到白居易的赠诗文。
- 元稹:曾收到元稹的赠诗文。
- 刘言史:曾收到刘言史的赠诗文。
- 许浑:曾收到许浑的赠诗文。
- 鲍溶:曾收到鲍溶的赠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