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山甫

生卒年不详 | 北宋官员

张山甫肖像
张山甫(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张山甫,北宋时期官员,生卒年不详,籍贯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他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官至枢密院副都承旨。

张山甫的父亲是宋代名臣张尧佐。在北宋时期,恩荫制度是官员子弟入仕的重要途径之一,张山甫的仕途正是这一制度的体现。

作为枢密院副都承旨,张山甫在北宋的军事行政体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负责处理枢密院的日常文书和行政事务,协助军政决策。他的生平事迹,虽记载不多,但反映了当时士族门阀的社会地位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北宋时期

籍贯巩县

张山甫籍贯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属河南府。巩县在北宋时期是重要的地理区域,也是许多士族门阀的聚居地。

北宋时期

恩荫入仕

张山甫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恩荫是宋代特有的一种选官制度,允许高级官员的子孙、亲属无需通过科举考试即可获得官职,体现了家族门第的重要性。

北宋时期 (约1017年左右活跃)

官至枢密院副都承旨

张山甫在官场上逐步晋升,最终担任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枢密院是北宋掌管军事大权的最高机构,副都承旨负责处理日常文书和行政事务,地位显赫。

为官经历

主要贡献与仕途概览

恩荫制度的受益者

张山甫的入仕途径是宋代恩荫制度的典型案例。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官员家族的延续性,但也常被诟病为滋生腐败、阻碍人才选拔的弊端。

枢密院要职

担任枢密院副都承旨,意味着张山甫在北宋的军事行政体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他负责协调军务、处理文书,对国家军事运作的顺畅发挥了辅助作用。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身份/备注
张尧佐 父亲 北宋名臣,曾任枢密副使、三司使等要职

注:本表仅列出有明确记载的直系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