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铚

字性之,号汝阴老民 | 北宋文学家 · 史学家

王铚肖像
王铚(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王铚(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北宋末至南宋初(约1085年-1150年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以博学多闻著称,尤其在史学和文学方面成就显著。

王铚籍贯汝阴(今安徽阜阳),其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其子王明清的生年及与秦桧等人的交往时间推断,他主要活跃于北宋末年及南宋初期。他曾被诏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但因南宋初年复杂的政治局势,特别是受到权臣秦桧的阻挠,未能久任此职,其著作也因此未能广传。

王铚的代表作有《默记》、《雪溪集》等。《默记》是一部重要的笔记体史料,详细记录了北宋末年朝野的许多掌故轶事,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的诗文俱佳,文风清新,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张元干等当时的文坛名士多有交往。

代表著作
  • 《默记》
  • 《雪溪集》
  • 《补侍儿小名录》
  • 《王公四六话》
别名与籍贯
  • 字:性之
  • 号:汝阴老民
  • 籍贯:汝阴(今安徽阜阳)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85年

出生于汝阴

王铚出生于汝阴(今安徽阜阳),字性之,号汝阴老民。其父为王莘。自幼聪颖,博览群书,为日后的文学和史学成就奠定基础。

北宋末年

潜心著述,初露锋芒

王铚在北宋末年已在文学和史学领域崭露头角,开始创作并积累了大量作品,其中包括其代表作《雪溪集》等。

1131年

多部著作完成

在这一年,王铚完成了《补侍儿小名录》、《王公四六话》、《墨记》、《雪溪集》等多部重要著作。这些作品为后世研究宋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1134年

短暂的仕途经历

王铚曾被任命为太府寺丞,但因政治原因旋即被罢免,其仕途并不顺遂。

南宋初期(约1138年后)

受秦桧阻挠,著作难传

王铚曾被诏命为枢密院编修官,但因权臣秦桧专权阻挠,未能正式就任,其著作也因此未能广传于世。

1146年

与文人雅士交流

王铚与当时的文人雅士如王汶、张嵲等人多有往来,互赠诗文,进行学术交流。

卒年不详

约卒于南宋初期

王铚的具体卒年不详,但根据其生平活动推断,约卒于南宋初期。他的一生致力于学问和著述,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主要成就

对宋代文化的重要贡献

史学巨著《默记》

《默记》是王铚最重要的史学著作,以笔记体形式记录了北宋末年大量的朝野轶事、人物言行、社会风俗等,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文学集《雪溪集》

《雪溪集》是王铚的诗文集,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其作品风格清新雅致,内容涵盖广泛,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情感,对后世文学创作有一定影响。

博学多闻的学者风范

王铚虽仕途不顺,但其学识渊博,不仅在史学和文学领域有突出贡献,还著有《补侍儿小名录》、《王公四六话》等,体现了其广博的知识面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王莘 父亲
张氏 妻子
曾纡 岳父
张D 岳父
王廉清 长子
王明清 次子 著名史学家,著有《挥麈录》

重要交游

  • 张嵲
    王铚的妻弟(小舅子),曾推荐王铚,并为其作祭文。
  • 黄庭坚
    北宋著名文学家,“宋四家”之一,曾为王铚所著《国香诗并序》作序。
  • 王汶
    曾为王铚所著书作序,并为王铚所作诗文作序。
  • 张元干
    南宋著名词人,曾为王铚所著书作跋。
  • 释仲皎
    与王铚有诗文唱和。
  • 秦桧
    南宋权臣,曾反对/不支持王铚的政策,导致其官职中止,著作未能广传。
  • 孙惔
    曾为王铚作临别赠言。
  • 晁说之
    北宋著名学者,王铚曾为其作临别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