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焞

1071-1142 | 理学家 · 程门高足

尹焞肖像
尹焞(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尹焞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字彦明,号和靖处士,谥号肃公。他是程颐的亲传弟子,对程朱理学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贡献。

尹焞生于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卒于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享年72岁。他早年求学于洛阳,师从理学大师程颐,深得其学。程颐曾赞叹:“吾晚得二士,谓张绎与尹焞也。”可见其在程门弟子中的地位。

尹焞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与讲学,其学说以阐发程颐思想为主,强调“格物致知”、“居敬穷理”,对后世朱熹理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曾被荐举入仕,历任崇政殿说书、侍讲、侍读、徽猷阁待制等职,多次向皇帝进言,阐述治国理政之道,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担当。然而,他更以其在学术上的成就和高洁的品格为世人所称道,晚年退隐会稽,继续讲学授徒,培养了众多理学人才。

代表著作
  • 《和靖先生集》
  • 《论语解》
  • 《门人问答》
主要荣誉与称谓
  • 和靖处士(赐号)
  • 肃公(谥号)
  • 程门高足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71年

出生于会稽

尹焞生于北宋熙宁四年,籍贯会稽(今浙江绍兴)。

早年

求学洛阳,师从程颐

前往洛阳求学,拜入著名理学家程颐门下,成为其亲传弟子,深得程氏理学精髓。

程颐曾赞其为“吾晚得二士”之一。

北宋末年

入仕为官,担任帝师

被荐举入仕,担任崇政殿说书、侍讲等职,为皇帝讲授经史,阐述治国之道。

1127年

随宋室南渡

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继续在南宋朝廷中担任要职。

1130年

忠义送葬程颐

在程颐逝世后,不畏当时党争的政治风险,与少数门人坚持为师送葬,彰显其对师道的忠诚与高洁品格。

南宋时期

历任要职,潜心著述

历任起居郎、太常寺少卿、徽猷阁待制等职,同时潜心理学著述,完善其思想体系。

晚年

退隐会稽,讲学授徒

晚年退隐会稽,专注于讲学授徒,培养了韩元吉、蔡迨等众多理学人才,为理学传播做出重要贡献。

1142年

逝世,享年72岁

南宋绍兴十二年逝世,享年72岁。朝廷追谥其为“肃公”,以表彰其学问与品德。

主要成就

对宋代理学及后世的深远影响

理学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作为程颐的亲传弟子,尹焞系统阐发了程颐的理学思想,是连接“二程”与朱熹的关键人物,对程朱理学的最终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育与讲学,桃李满天下

毕生致力于讲学授徒,培养了韩元吉、蔡迨、虞仲琳等众多理学人才,使理学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影响深远。

高洁品格与士大夫担当

在政治动荡时期,不畏权贵,坚持原则,尤其在程颐葬礼上表现出的对师道的忠诚,以及多次向皇帝进言,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高尚品格与担当精神。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网络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尹仲宣 曾祖父
尹源 祖父
尹林 父亲
陈氏 母亲 尹林之妻
朱氏 母亲
尹楫 叔父
程暐 女婿
邢纯 女婿

师友与重要关联人物

老师
  • 程颐 (著名理学家,尹焞的授业恩师)
学生
  • 韩元吉
  • 蔡迨
  • 虞仲琳
  • 王时敏
  • 高材
  • 吕稽中
  • 冯忠恕
友人/同道
  • 张绎 (程颐弟子,与尹焞同被程颐称赞)
  • 孟厚 (程颐弟子,与尹焞一同送葬程颐)
  • 滕恺
  • 祁宽
其他重要关联
  • 朱熹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曾为尹焞作传记、序跋,肯定其学术地位)
  • 秦桧 (尹焞曾致书秦桧,反映其对时政的关注)
  • 张浚 (尹焞曾推荐之人)
  • 胡安国 (尹焞曾推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