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陈彭年(961年—1017年),字永年,谥号文僖,抚州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宰相、文学家和音韵学家。他以“博学强记”闻名于世,是宋真宗朝的重要官员。
陈彭年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进士及第,由此步入仕途。他历任殿中省尚乘奉御、知金州军州事、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等职。景德年间,他奉旨与丘雍等人共同编修《广韵》,历时多年,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完成,这部巨著成为中国古代音韵学的重要里程碑。他还参与编纂了《大广益会玉篇》等典籍,对中华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陈彭年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位列宰执。然而,他与丁谓、王钦若、林特、刘承珪等人因在政治上相互勾结,被时人讥讽为“五鬼”,其政治操守也因此受到争议。同年,陈彭年去世,享年57岁。尽管其政治生涯存在争议,但他在文学、音韵学领域的成就,特别是对《广韵》的编修,使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代表著作
- 《广韵》(与丘雍等合编)
- 《大广益会玉篇》(编纂)
- 《文集》(一百卷)
- 《皇纲论》
- 《贡举叙詻》
- 《唐纪》(四十卷)
主要荣誉
- 官至参知政事(宰执)
- 谥号“文僖”
- 以“博学强记”著称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抚州南城
陈彭年出生于抚州南城(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自幼聪颖,勤奋好学。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宋太宗雍熙二年,陈彭年进士及第,正式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出任金州知州
约此年前后,陈彭年出任殿中省尚乘奉御,后外放为知金州军州事,开始地方治理实践。
主持编修《广韵》完成
奉宋真宗之命,与丘雍等人共同编修的《广韵》于大中祥符元年完成,这部音韵学巨著对后世影响深远。
升任参知政事
陈彭年因其才干和资历,被擢升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位列宰执,参与国家核心政务。
逝世,享年57岁
宋真宗天禧元年,陈彭年去世,享年57岁。朝廷追赠其谥号“文僖”。
主要成就
对宋代文化与政治的贡献
音韵学巨匠
主持编修《广韵》和《大广益会玉篇》等重要典籍,对中国古代音韵学和文字学的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深远影响。
卓越的政治家
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参与北宋朝廷的核心决策,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对国家治理贡献良多。
博学强记
以过人的学识和记忆力闻名,为当时的学者典范。其渊博的学识为文化典籍的整理和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关系
亲友与同僚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陈省躬 | 父 | |
樊氏 | 妻子 | |
陈佺期 | 子 | |
陈彦先 | 孙 |
社会交往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徐铉 | 师事 | |
丁谓 | 恩主/结党/同僚 | 与王钦若、林特、刘承珪并称“五鬼” |
王钦若 | 恩主/结党/同僚 | 与丁谓、林特、刘承珪并称“五鬼” |
林特 | 结党 | 与丁谓、王钦若、刘承珪并称“五鬼” |
刘承珪 | 结党 | 与丁谓、王钦若、林特并称“五鬼” |
丘雍 | 同僚/合撰著作 | 共同编修《广韵》 |
王渎 | 决定科举次第 | 曾欲处王渎为乙,王渎辞不就 |
陈咸 |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