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椿

1102-1170 | 南宋官员 · 地方治理者

张椿肖像
张椿(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张椿,字大年(1102-1170),南宋绵竹人,以恩荫入仕,历任多地地方官职,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基层治理者。

张椿于1102年出生于绵竹(今四川德阳绵竹市),早年以恩荫补将仕郎,后授迪功郎。恩荫入仕是宋代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之一,表明他出身于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

他曾受南宋名将刘锜赏识,被辟为松滋县令。在松滋任职期间,他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使当地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政绩考核为“最”。后又迁知江宁事,通判成都府事等职,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和责任感。

张椿的为官生涯体现了南宋时期士人通过恩荫入仕,并在地方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典型路径。他注重实务,勤于政事,深受百姓爱戴。于1170年逝世,享年69岁。其墓表由著名学者张栻撰写,足见其生前受到士林认可。

主要官职
  • 迪功郎
  • 将仕郎
  • 松滋县令
  • 知江宁事
  • 转运司主管文字
  • 通判成都府事
社会关系摘要
  • 岳父:管鉴
  • 从父/伯叔父:张滉
  • 赏识者:刘锜 (曾辟为松滋县令)
  • 友人/学者:张栻 (为其撰写墓表)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02年

出生于绵竹

张椿出生于南宋绵竹(今四川德阳绵竹市),字大年。其家族在当地应有一定影响力,为他日后以恩荫入仕奠定了基础。

早年(具体年份不详)

以恩荫入仕,授迪功郎、将仕郎

通过恩荫制度进入仕途,先后被授予将仕郎、迪功郎等官职,开始其为官生涯。

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

任松滋县令,政绩卓著

受南宋名将刘锜赏识,被辟为松滋县令。在任期间,勤政爱民,兴修水利,发展农桑,使当地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政绩考核为“最”。

任职期间(具体年份不详)

迁知江宁事,通判成都府事

因政绩突出,被调任知江宁事,后又通判成都府事,担任地方高官,协助主官处理政务,协调各方关系,对地方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170年

逝世,享年69岁

张椿于1170年逝世,享年69岁。其墓表由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张栻撰写,体现了其在士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为官事迹

对地方治理的贡献

松滋县令时期

在松滋县任职期间,张椿勤政爱民,重视民生。他积极兴修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灌溉,促进了当地农作物的丰收。同时,他还鼓励发展农桑,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赞誉。

知江宁事

调任知江宁事后,张椿继续秉持清廉务实的作风。他维护社会秩序,确保地方安定,为江宁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其卓越的行政能力和对地方的贡献得到了上级的认可。

通判成都府事

作为成都府的通判,张椿协助主官处理政务,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政令畅通。他对地方事务的深入了解和高效处理,为成都府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其作为高级地方官员的综合能力。

社会关系

重要亲友及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 描述/备注
管鉴 岳父
张滉 从父/伯叔父
刘锜 赏识者/上级 南宋名将,曾辟张椿为松滋县令
张栻 友人/学者 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为张椿撰写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