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伦

1084-1144 | 忠烈大臣 · 民族气节

王伦肖像
王伦(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王伦(1084-1144),字正道,谥号节愍,北宋末南宋初的著名大臣,以其忠烈气节和最终的殉国事迹而载入史册。

王伦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籍贯莘县(今山东聊城莘县),其高祖父王旦曾是真宗朝宰相,家族后迁居开封。王伦早年通过特旨入仕,凭借才干和忠诚,在南宋朝廷中逐渐崭露头角。

他曾担任枢密副使等重要职务,参与国家军政要务。绍兴十四年(1144年),王伦奉命出使金国。在谈判过程中,他坚守民族气节,不屈不挠,最终被金人残忍杀害,以身殉国,享年61岁。他的牺牲彰显了宋代士大夫的忠勇精神,赢得了后世的崇高敬意。

主要官职
  • 枢密副使
  • 签书枢密院事
  • 尚书省兵部侍郎
  • 右文殿修撰
身后评价
  • 谥号“节愍”
  • 被后世誉为“忠烈大臣”
  • 多位名家为其撰写碑文、谥议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84年

出生于北宋莘县

王伦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1084年),籍贯莘县(今山东聊城莘县)。其家族显赫,高祖父王旦曾任真宗朝宰相。

北宋末年

家族迁居开封

王伦的曾祖父王旦在真宗时期担任宰相,家族后迁居北宋都城开封,成为开封望族。

1139年

蒙特旨入仕,官至枢密副使

王伦通过特旨入仕,凭借其才干和忠诚,在南宋朝廷中步步高升,于绍兴九年(1139年)担任枢密副使等要职,参与国家军政大计。

1143年

政治生涯中的争议事件

在政治斗争中,王伦与权臣秦桧有所关联,曾建议处决主战派大臣胡铨,此举在后世评价中存在争议。

1144年

出使金国,以身殉国

绍兴十四年(1144年),王伦奉命出使金国。在谈判中,他坚守民族气节,不屈服于金人的威逼利诱,最终被金人残忍杀害,以身殉国,享年61岁。

主要成就

对南宋的贡献与影响

位列宰执,参与国政

王伦在南宋朝廷中担任枢密副使等要职,位列宰执,直接参与国家军政大事的决策与执行,对南宋初期的政治稳定和军事部署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守民族气节,以身殉国

在出使金国期间,王伦面对强敌的威逼利诱,宁死不屈,最终为国捐躯。他的殉国行为,展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社会交往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王勗 高祖 家族远祖
王旦 高祖父 曾任真宗朝宰相,家族迁居开封
王毅 父亲
王述 长子
王逸 次子
王遵 侄子 南宋初迁居苏州
王建 侄子
王柟 孙子

社会交往

姓名 关系/事迹 备注
秦桧 政治关联 曾被视为其党羽
胡铨 争议事件 曾建议处决主战派大臣胡铨
赵鼎 传记作者 王伦曾为其作传记
朱熹 文学关联 朱熹曾为王伦的信件作跋
陈括 政治对立 陈括因不愿随王伦出使金国而受贬
楼钥 撰写碑文 曾为王伦撰写庙碑、神道碑、谥议
袁燮 撰写碑文 曾为王伦撰写庙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