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石斗文(1129-1189),字天民,南宋越州新昌(今浙江绍兴新昌县)人。他以进士出身步入仕途,历任地方与中央要职,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和学者。
石斗文生于南宋建炎三年,于淳熙十六年逝世,享年六十一岁。他于1163年(孝宗隆兴元年)登进士第,此后在多个岗位上展现出卓越的才干。他曾担任临安府学教授,负责教育事务,培养了一批学子;也曾出任知武康县事,治理地方,造福一方百姓。
在中央,石斗文曾任枢密院编修,参与国家机要文书的编纂工作。晚年还曾知洋州军事。他不仅在官场上有所建树,更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广泛的交游闻名。他与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心学宗师陆九渊、浙东学派代表吕祖谦以及永康学派创始人陈亮等众多思想巨匠均有密切往来,共同探讨学术,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主要官职
- 临安府学教授
- 知武康县事
- 枢密院编修
- 知洋州军事
主要交游
- 朱熹(论学、学生)
- 陆九渊(学生)
- 吕祖谦(学生)
- 陈亮(祭文作者、书信往来)
- 史浩(被推荐)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越州新昌
石斗文出生于南宋越州新昌(今浙江绍兴新昌县),字天民。
登进士第
石斗文通过科举考试,成功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
任临安府学教授
曾担任临安府学教授,负责教育和学术指导工作。
出任知武康县事
在地方任职,担任知武康县事,治理一方。
担任枢密院编修
进入中央机构,在枢密院担任编修一职,参与国家重要文书的编纂。
知洋州军事
曾出任知洋州军事,负责地方军事和行政事务。
与南宋名士广泛交游
与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陈亮等著名学者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和个人友谊。朱熹曾是其学生并与其论学,陈亮曾为其作祭文,孙应时行状亦由其所作。
逝世
石斗文于南宋淳熙十六年逝世,享年六十一岁。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和学术的深远影响
官场履历与地方治理
石斗文通过科举入仕,先后担任临安府学教授、知武康县事、枢密院编修、知洋州军事等职。他在地方治理中勤勉尽责,在中央机构中参与要务,展现了其作为一名士大夫的行政能力和政治抱负。
学术交游与思想交流
石斗文与南宋理学、心学、永康学派等重要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如朱熹、陆九渊、吕祖谦、陈亮等均有深厚交情。他不仅是这些名士的学生,更与他们论学、互通书信,共同推动了南宋学术思想的繁荣与发展,其自身亦是当时重要的学者之一。
社会关系
亲友与学术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石悦 | 父 | |
石公揆 | 从祖/伯叔祖 | |
石宗昭 | 从弟 | |
石志学 | 独子 | |
丁用中 | 长女婿 | |
周宗元 | 二女婿 | |
杜光朝 | 三女婿 | |
石潜 | 七世孙 | |
王安石 | 妻之曾叔伯祖 |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
重要交游
姓名 | 关系类型 | 描述 |
---|---|---|
朱熹 | 师友 | 曾为石斗文之学生,并与石斗文论学,石斗文收到朱熹的答书。 |
陆九渊 | 师友 | 曾为石斗文之学生。 |
吕祖谦 | 师友 | 曾为石斗文之学生。 |
陈亮 | 友人 | 石斗文曾为陈亮作祭文,并与陈亮有书信往来。 |
史浩 | 推荐人 | 石斗文曾被史浩推荐。 |
孙应时 | 友人 | 石斗文曾为孙应时作行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