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芝

约1112年 | 宋代 · 文学家 · 官员

周紫芝肖像
周紫芝(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周紫芝,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官员。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在仕途上的贡献,在宋代文坛和政界都留下了重要的印记。

周紫芝,宣城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南宋高宗、孝宗时期。他于1142年考中进士,由此步入仕途。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尤其擅长诗词,被誉为“竹坡居士”,其作品风格清丽,情感真挚;同时,他也曾担任实录院检讨官、知兴国军等重要官职,展现了其治理才能。

他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如王安中、赵构(宋高宗)等都有交游,并为多位名家作品作序或跋,其作品也受到欧阳修、苏轼等前代大家的评论,可见其在文坛的地位。

代表著作
  • 《太仓稊米集》
  • 《竹坡老人词》
  • 《竹坡老人诗话》
  • 《诗谳》
主要官职
  • 知兴国军 (1157-1160)
  • 右宣教郎 (约1151)
  • 实录院检讨官 (约1151-1153)
  • 尚书省右司员外郎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112年

出生于宣城

周紫芝约于北宋末年出生于宣城(今安徽宣城),具体生卒年不详。其父周氏,家族背景不详,但周紫芝自幼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142年

科举入仕,考中进士

通过科举考试,周紫芝考中进士,正式步入南宋官场,开始其仕途生涯。

进士及第是当时士人实现抱负的重要途径。

约1142年

创作《竹坡老人词》

周紫芝的词作《竹坡老人词》约在此时期创作并流传,奠定了其在词坛的地位,风格清丽典雅。

约1151年

任右宣教郎、实录院检讨官

周紫芝担任右宣教郎,并于约1151年至1153年间任实录院检讨官,参与国家史书的编纂工作,显示其学识渊博。

1151年

结诗社,与文友交流

与雷飞卿、张元明、罗仲等文人雅士结诗社,共同探讨诗文,进行文学创作与交流,丰富了其文学生活。

1157年-1160年

出任知兴国军

周紫芝出任兴国军(今湖北阳新一带)知军,负责地方政务,展现了其行政管理能力和治理才干。

1172年

《太仓稊米集》等作品成书

周紫芝的代表作《太仓稊米集》以及《竹坡老人诗话》、《诗谳》等作品在此前后成书或广为流传,对其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进行了全面展示。

主要成就

文学与仕途贡献

文学巨匠

周紫芝以“竹坡居士”之名享誉词坛,其诗词创作独树一帜,作品清丽典雅,情感丰富,对南宋文学发展有重要贡献。其《太仓稊米集》是研究其文学成就的重要资料。

史官与地方治理

曾任实录院检讨官,参与国家史书的编纂,展现了其深厚的史学功底;后出任知兴国军,在地方治理方面也展现了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

文化交流的桥梁

周紫芝与众多文人墨客如王安中、宋高宗赵构等有广泛交游,为多位名家作品作序、作跋,促进了宋代文坛的交流与繁荣,是当时重要的文化活动参与者。

社会关系

亲友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周氏 父亲 姓名不详,仅知其父姓周

主要交游人物

人物 关系描述 相关事件/作品
王安中 为其著作作序 《初寮集原序》
赵构(宋高宗) 为其著作作序 《大宋中兴颂并序》
雷飞卿、张元明、罗仲 诗社成员 共同参与诗社活动 (1151年)
唐文若、陈天麟 为其作品作序 《太仓稊米集序》
陈造、方回 为其作品作跋 《跋太仓稊米集》、《读太仓稊米集跋》
晁补之、黄庭坚、吕本中、张耒、梅尧臣、范仲淹、苏轼 为其作品作跋 为多位前代或同时代文人作品作跋,展现其文学鉴赏力
李光 为其作佛寺记 《时山观音遗像记》
司马光、苏轼、尹焞、李公麟、苏庠 为其作画赞 为多位名家画作或像作赞,体现其艺术鉴赏与交游
李之仪、翟汝文 曾致书于他 书信往来,进行学术或政务交流
释宗演 曾赠诗文给他 《宗演师金书妙法莲经》
欧阳修、苏轼 曾评论其著作 《读兖公集》、《读诗谳》等,可见其作品受前代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