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戬

1030-1076 | 北宋官员 · 监察御史

张戬肖像
张戬(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张戬,字天祺,北宋时期郿县(今陕西眉县)人,生于1030年,卒于1076年,享年47岁。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是北宋中期一位重要的正直官员。

张戬的仕途生涯中,曾担任太常寺博士、司竹监等职。在熙宁初年(约1068年),他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这一时期正是宰相王安石推行新法的关键阶段。张戬秉持清流立场,对新法中的一些措施提出强烈批评,认为其“乱法”,对国家和百姓造成不利影响。

由于其坚定的反对立场,张戬最终被贬出京,先后出任公安县(今湖北公安)知县,后又迁至夏县(今山西夏县)。尽管仕途因此受挫,但他作为一名敢于直言的谏官形象,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生平反映了北宋士大夫在政治变革面前的坚守与抗争。

代表官职
  • 监察御史里行
  • 太常寺博士
  • 知公安县事
主要事迹
  • 进士及第
  • 累章弹劾王安石变法
  • 被贬出京任地方官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30年

出生于郿县

张戬出生于北宋郿县(今陕西眉县),字天祺。

未知年份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通过科举考试,以进士身份进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熙宁初 (约1068年)

任监察御史里行,弹劾王安石

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在王安石推行新法期间,多次上书弹劾其“乱法”,成为变法反对派中的重要一员。

“累章论王安石乱法” — 《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未知年份

出知公安县,后徙夏县

因其对新法的坚决反对,被贬出京,先后出任公安县(今湖北公安)知县,后又迁至夏县(今山西夏县)。

1076年

逝世

张戬于1076年逝世,享年47岁。其一生为官正直,敢于直言,留下了清名。

追赠

追赠承事郎

逝世后被追赠为承事郎,以表彰其生前功绩。

主要官职与政治立场

其政治生涯与贡献

监察御史里行

熙宁初年,任此职,以正直敢言著称,累章弹劾王安石新法,展现了其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

太常寺博士

曾任此职,负责礼乐制度相关事务,显示其在文化礼仪方面的学识与能力。

地方官吏

因政治原因被贬出京,先后担任公安县知县、夏县地方官,在地方治理中继续发挥作用。

社会关系

家族与重要关联人物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张迪 父亲
张载 兄长
张浃 儿子

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类型 描述
王安石 政治对手 熙宁变法期间,张戬作为监察御史里行,多次上书弹劾王安石的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