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石室先生、笑笑先生、锦江道人等,北宋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人。
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画家、官员。文同以其精湛的墨竹画艺而闻名于世,被誉为“墨竹大师”,与其表兄苏轼在文学和艺术上相互唱和,并称“苏文”。
他不仅在艺术上造诣深厚,更在仕途上有所建树,曾担任多地知州,因任湖州知州而有“文湖州”之称。文同的诗文亦清丽自然,与其画作相得益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著作
- 《丹渊集》
- 《拾遗》
- 《文集》
艺术风格
- 墨竹画派开创者
- 强调“胸有成竹”
- 诗画结合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梓州盐亭
文同出生于北宋梓州盐亭(今四川盐亭),字与可。自幼聪颖,展现出过人的文学与艺术天赋。
考中进士
文同在这一年前往京城应试,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担任多地官职
先后担任太常寺博士、秘书丞、职方员外郎等京官,后又外放至普州、陵州、汉州、邛州、洋州等地担任知州,政绩卓著,深得民心。
墨竹画艺臻于巅峰
文同在艺术上尤擅墨竹,开创了墨竹画派,强调“胸有成竹”的创作理念。其画作笔墨精妙,气韵生动,对后世花鸟画影响深远。
知兴元府
文同出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知府,期间治理有方,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任湖州知州,世称“文湖州”
文同曾任湖州(今浙江湖州)知州,因其在湖州的政绩和其艺术上的盛名,被世人尊称为“文湖州”,此雅号流传至今。
逝世
文同于元丰二年(1079年)逝世,享年62岁。他的一生为北宋的文化艺术和政治清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人生成就
对北宋社会的重大贡献
墨竹画派宗师
文同独创墨竹画法,将竹子的形态、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对后世花鸟画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墨竹大师”。
杰出文学家
其诗文清丽自然,与表兄苏轼并称“苏文”,为北宋文坛增添了独特的光彩。著有《丹渊集》等传世之作。
清廉有为的官员
文同在多地担任知州,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是北宋时期一位难得的贤臣。
社会关系
文同的亲友与社会交往
主要亲友信息
姓名 | 关系 | 职业/备注 |
---|---|---|
文昌翰 | 父亲 | 未详 |
文务光 | 儿子 | 未详 |
张元弼 | 女婿 | 未详 |
文朝光 | 长子 | 未详 |
文葆光 | 次子 | 未详 |
苏轼 | 表兄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文同诗画唱和,情谊深厚。 |
司马光 | 朋友 |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 |
钱衮 | 朋友 | 曾为文同作墓志铭 |
吴璜 | 学生 | 画竹师从文同 |
黄庭坚 | 友人 |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曾为文同画作作跋 |
苏辙 | 友人 | 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为文同作祭文 |
文同交友广阔,与当时许多名士、官员、僧侣等均有往来。他的社会交往不仅限于文学艺术圈,更深入到政治、史学、宗教等领域,体现了他广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
除了上述亲友,还有如赵抃、范百禄、吕夏卿、鲁宗道、陈抟、朱寿昌、俞康直、景思谊、晏升卿、史润辞、杜航、李子忠、胡靖、郭经、吕陶、周尧敏、赵令庇、金农、黄彝、安子野等众多人物与文同有著不同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了北宋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