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方耒(约1136年—卒年不详),字耕道,号困斋,南宋莆田人。他是朱熹的门人,深受张栻器重,以清廉正直著称。
方耒于乾道二年(1166年)登进士第,步入仕途,曾任善化县尉、连江县令等职。他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品格,被誉为“良吏”和“循吏”。
作为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门人,方耒深受其学说影响。他与另一位理学大家张栻交谊深厚,曾任张栻幕僚,并深得张栻的器重,张栻曾赞誉他为“世之可与共死生祸福者”。方耒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也积极参与理学讨论,与朱熹、胡铨、王庭珪等学者多有书信往来。真德秀、刘克庄、黄干等后世名家都曾为他的事迹或诗文作跋,足见其在当时士林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主要官职
- 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
- 善化县尉
- 连江县令
- 知某县事
主要身份/交游
- 朱熹门人
- 张栻幕僚
- 良吏、循吏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福建莆田
方耒,字耕道,号困斋,生于南宋时期的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具体生卒年不详,但据其交游与仕途推断,约生于1136年左右。
登乾道二年进士第
方耒通过科举考试,高中乾道二年(1166年)进士,正式踏入仕途,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任职善化县尉
初入仕途,方耒被任命为善化县尉,开始其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积累为官经验。
任职连江县令/知县事
后升任连江县令,或知某县事,在任期间,他以清廉正直、勤政爱民而闻名,被誉为“良吏”和“循吏”,深受百姓爱戴。
师从朱熹,研习理学
方耒是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门人,深入研习理学思想,与朱熹多有书信往来,探讨学问,成为理学的重要传承者之一。
与张栻交谊深厚
他与另一位理学巨匠张栻交情匪浅,曾任张栻幕僚,深得张栻器重。张栻曾为他作《困斋记》、《送方耕道序》等,足见二人情谊。
人生成就
对南宋社会与学术的贡献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方耒在担任善化县尉、连江县令等地方官职期间,始终秉持清廉正直的原则,勤政爱民,兴利除弊,赢得了“良吏”和“循吏”的美誉,为地方治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理学传承与实践
作为朱熹的亲传弟子,方耒不仅深入研习理学精髓,更将理学思想融入其为官实践,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是理学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代表。
士林交游与影响力
方耒与朱熹、张栻、胡铨、王庭珪等当时一流的学者、官员保持密切往来,其学问和品格受到广泛认可。真德秀、刘克庄、黄干等后世名家亦曾为其事迹或诗文作跋,彰显其在南宋士林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社会关系
亲属与交游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方应 | 父亲 | |
方元采 | 曾祖父 | |
赵氏 | 妻之祖父 | 方耒妻子的祖父 |
方壬 | 弟弟 | |
方来 | 弟弟 | |
方禾 | 弟弟 |
交游关系
姓名 | 关系描述 | 备注 |
---|---|---|
朱熹 | 门人、书信往来 | 方耒是朱熹的门人,二人多有书信交流 |
张栻 | 幕僚、得到器重、赠言、题咏 | 方耒曾任张栻幕僚,深受其喜爱和器重 |
刘克庄 | 为其事迹作跋 | 刘克庄曾为方耒的事迹作跋 |
真德秀 | 为其事迹作跋 | 真德秀曾为方耒的事迹作跋 |
黄干 | 为其事迹/诗文作跋 | 黄干曾为方耒的诗文作跋 |
胡铨 | 书信往来 | 与胡铨有书信交流 |
王庭珪 | 书信往来 | 与王庭珪有书信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