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似孙

南宋 | 著名学者 · 官员 · 藏书家

高似孙肖像
高似孙(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高似孙,字续古,号疎寮,南宋时期余姚人,是一位集学者、官员、藏书家于一身的文化巨匠。他以其广博的学识、勤奋的著述和对文献的整理保护,在南宋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

高似孙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高文虎亦为当时知名人物,家学渊源深厚。他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开启其官宦与学术生涯。

他历任多地官职,如县丞、通判徽州、知处州、知睦州等,为官清廉,政绩斐然。高似孙尤其以其著述闻名,创作了大量涉及史学、子学、诗学、目录学等领域的著作,如《纬略》、《史略》、《子略》、《骚略》、《蟹略》、《砚笺》等,对后世学术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高似孙也是一位重要的藏书家,对古籍的收集、整理和校勘投入巨大精力,为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其卒年不详,但其学术思想和著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著作
  • 《纬略》
  • 《史略》
  • 《子略》
  • 《骚略》
  • 《蟹略》
  • 《砚笺》
  • 《文苑英华钞》
  • 《兰亭考》
  • 《剡录》
主要贡献
  • 南宋著名学者
  • 杰出藏书家
  • 目录学先驱
  • 多领域著述丰富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154年

出生于余姚

高似孙生于南宋余姚,字续古,号疎寮。其父高文虎亦为当时知名人物,家学渊源深厚,为其日后学术成就奠定基础。

1184年

登进士第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开启其官宦与学术生涯。同年与卫泾等成为同年友。

约1184年后

初入仕途,任县丞

中进士后,高似孙初任县丞等职,开始其地方治理的实践,积累行政经验。

1206年

知睦州

担任睦州知州,在任期间,勤政爱民,颇有政绩,展现其治理才能。

约1206年后

历任著作佐郎、通判徽州、知处州等职

后又担任著作佐郎、通判徽州、知处州等职,官至上轻车都尉。为官期间,高似孙不忘学术研究,笔耕不辍。

1214年

多部著作问世

《选诗句图》、《史略》、《子略》、《骚略》、《蟹略》、《砚笺》、《唐科名记》、《兰亭考》、《群公帖跋》、《疏寮小集》、《唐乐曲谱》等大量学术著作在此前后完成或出版,展现其渊博学识和多产的创作能力。

1223年

编纂《剡录》

编纂地方志《剡录》,为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留下宝贵资料,体现其对乡邦文献的重视。

约1223年后

卒年不详

高似孙的具体卒年不详,但其学术思想和著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南宋重要的学者和文化名人。

主要成就

对南宋学术与文化的重大贡献

学术巨匠与著述等身

高似孙一生著述丰富,涵盖史学、子学、诗学、目录学等多个领域。其「略」系列著作,如《纬略》、《史略》、《子略》、《骚略》、《蟹略》、《砚笺》等,体系宏大,内容精深,展现了其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这些著作不仅是南宋学术的瑰宝,也为后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目录学与文献整理

高似孙在目录学方面贡献突出,其《兰亭考》对《兰亭序》的真伪及流传进行了深入考证,是目录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他还编纂了《文苑英华钞》,对浩瀚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选编,为后人研究唐宋文学提供了便利。他也是一位重要的藏书家,对古籍的收集、整理和校勘投入巨大精力,为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

清廉官员与地方治理

高似孙中进士后,历任县丞、通判徽州、知处州、知睦州等地方官职,为官清廉,勤政爱民。他在地方治理中注重实效,关心民生,为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官宦生涯与学术追求相辅相成,体现了儒家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社会关系

与其相关的重要人物

姓名 关系 备注
高文虎 南宋知名人物,家学渊源
刘克庄 南宋著名词人、文学家
卫泾 同年友 淳熙十一年(1184年)同榜进士
韩侂胄 支持 南宋权臣,高似孙曾受其支持
释希夷 为其塔铭 著名僧人,高似孙曾为其撰写塔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