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慎微

字审元 | 北宋医学家 · 本草学集大成者

唐慎微肖像
唐慎微(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唐慎微(字审元),北宋著名医学家、药学大家,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北宋中后期。他毕生致力于本草学的研究与整理,其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中国医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唐慎微出身于华阳(今四川成都附近),自幼对医药学表现出浓厚兴趣与天赋。他博览群书,遍访名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药学知识。他不仅精通医理,更注重实践,常为百姓诊病施药,深受当地民众爱戴。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唐慎微的代表作,该书在继承前人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历代医家经验和民间验方,对药物的性味、功效、产地、采制、用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和分类。此书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宝库,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

代表著作
  •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又称《证类本草》)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主要贡献
  • 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
  • 对中医药发展有里程碑贡献
  • 促进中医药知识系统化与普及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北宋中后期

出生于华阳(今四川成都附近)

具体生卒年不详。自幼对医药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勤奋好学,博览医书,为日后成为一代名医奠定基础。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 传世医训

约1077-1083年间

受召至成都

被时任成都府路转运使李之纯(字安道)召至成都。在此期间,唐慎微的医术和学识得到了更多认可,为他后续的医学研究和著作奠定了基础。

约1086-1093年间(元祐年间)

成功治愈宇文邦彦

在元祐年间,唐慎微成功治愈了宇文邦彦的疾病,其精湛医术名声远扬,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医学界的地位。

1108年

编撰完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奉敕编撰完成《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经修订,又称《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全书共三十一卷。此书的编成,标志着中国本草学发展的一个高峰,对后世医药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具体年份不详

辞官不受,淡泊名利

蒲宗孟(字传正)执政期间,曾赏识唐慎微的才华,欲擢升其官职,但唐慎微辞而不受,表现出淡泊名利、专注于医道的品格。

医学成就

对中医药学的重大贡献

本草学集大成

编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对药物的考证、分类、功效等进行了系统整理,是中医药史上的里程碑。

推动中医药发展

该书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宝库,促进了中医药知识的系统化和普及化,对后世临床用药和药物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高尚医德医风

唐慎微淡泊名利,专注于医道,常为百姓诊病施药,深受民众爱戴,展现了高尚的医德医风,成为后世医者的楷模。

社会关系

与唐慎微相关的重要人物

姓名 关系 描述 相关年份
李之纯 恩主/赏识者 时任成都府路转运使,约在1077-1083年间召唐慎微至成都,对其医术和学识给予了高度认可和支持。 约1077-1083年
宇文邦彦 受治者 在元祐年间(1086-1093年)被唐慎微成功治愈,展现了唐慎微高超的医术。 约1086-1093年
蒲宗孟 赏识者/曾提拔者 曾任执政,赏识唐慎微的才华,欲擢升其官职,但唐慎微辞而不受,表现出淡泊名利、专注于医道的品格。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