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胡份(1082-1151),字兼美,北宋末南宋初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是一位杰出的宋代官员和学者,以其卓越的孝行、清廉的为官之道以及深厚的学识而闻名于世。
胡份出生于北宋元丰四年(1082年),祖籍建康府。他早年勤奋好学,于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考中举人,并于重和元年(1118年)以38岁之龄上舍及第,正式踏入仕途。宣和三年(1121年)又考中进士,展现了其非凡的才华。
在为官期间,胡份历任袁州兵曹参军、临江军刑曹参军、衡州学教授、澧州学教授、靖州通判等职。他不仅在地方治理上勤勉尽责,政绩斐然,更在教育领域倾注心血,致力于教化一方。其一生以孝道著称,被誉为“孝子”,深受时人敬仰。
代表著作
- 《书解》三十卷
- 《文集》五十卷
主要荣誉与评价
- 以“孝子”闻名乡里
- 获赠左朝奉郎、从政郎等官衔
- 其墓志铭由著名学者李光、胡铨撰写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庐陵
北宋元丰四年,胡份出生于庐陵(今江西吉安),祖籍建康府。自幼接受良好教育,展现出过人的才智。
考中举人
大观元年,胡份通过科举考试,考中举人,为步入仕途奠定基础。
上舍及第,正式释褐
重和元年,胡份以38岁之龄上舍及第,获得官职,正式踏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考中进士
宣和三年,胡份再次通过科举,考中进士,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士林中的声望。
历任地方官职与教育职务
胡份先后担任袁州兵曹参军、临江军刑曹参军,处理地方司法与军事事务。后又出任衡州学教授、澧州学教授,致力于地方教育事业,教书育人。
出任靖州通判
胡份升任靖州通判,辅佐知州处理地方政务,在任期间勤勉尽责,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逝世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正月,胡份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岁。其一生为官清廉,学识渊博,孝行感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主要贡献
对社会与文化的深远影响
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胡份在担任袁州兵曹参军、临江军刑曹参军、靖州通判等职期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在地方治理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百姓的尊敬。
重视教育,教化一方
曾任衡州学教授、澧州学教授,胡份在地方教育领域倾注心血,传道授业解惑,培养了众多人才,对当地文化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著述传世,学识渊博
胡份著有《书解》三十卷和《文集》五十卷,这些著作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和文学才华,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孝行闻名,德高望重
胡份以其卓越的孝行而闻名乡里,被誉为“孝子”。他的德行操守,成为当时社会的楷模,对世风民俗产生了积极影响。
社会关系
亲友与师友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胡谅 | 祖父 | |
胡方中 | 父亲 | |
胡登臣 | 父亲 | |
胡昌朝 | 长子 | |
胡昌时 | 次子 | |
胡昌言 | 三子 | |
胡昌明 | 四子 | |
胡昌容 | 从子/侄子 | |
胡昺 | 孙 | |
张瓘 | 女婿 | |
杨蔚文 | 孙女婿 | |
易如璋 | 孙女婿 | |
张璆 | 孙女婿 | |
胡铨 | 族兄弟 | 著名抗金名臣 |
胡镐 | 族兄弟 |
师友与交往
姓名 | 关系/交往 | 备注 |
---|---|---|
李光 | 为其作墓志铭 | 著名学者,撰写《靖州通判胡公墓志铭》 |
胡铨 | 为其作墓志铭 | 族兄弟,撰写《通判兄墓志铭》 |
李大有 | 被其欣赏/器重 | |
李朴 | 从其学 | 胡份的门生 |
罗锷 | 为其作墓志铭 | 胡份曾为罗锷撰写墓志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