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之

1134-1190 | 理学思想家 · 南宋官员

刘清之肖像
刘清之(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刘清之(1134-1190),字子澄,号静春先生,南宋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思想家和官员,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正直的品格闻名于世。

刘清之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他曾担任万安县丞、宜黄知县、太常寺主簿等职,后升任直秘阁,并先后出任鄂州、衡州、衢州、袁州等地知州,为官清廉,政绩斐然。

在学术上,刘清之是朱熹的重要友人与学问交流者。他早年曾欲应博学鸿词科,但在与朱熹相识后,深受其义理之学影响,焚毁旧学,转而专心致志于理学研究。他的思想强调对儒家经典的深入阐释,对理学在江西地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著作有《戒子通录》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著作
  • 《戒子通录》(1190)
  • 《墨庄总录》
  • 《文集(刘清之)》
主要身份
  • 理学思想家
  • 南宋官员
  • 教育家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34年

出生于清江

刘清之出生于南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自幼聪颖,勤奋好学。

1157年

进士及第

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刘清之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

约1160年代后期

受朱熹影响,志于义理之学

初见朱熹,深受其理学思想的启发,焚毁旧学,转而专心致志于义理之学,成为朱熹学派的重要成员和传播者。

1173年

与吕祖谦互访交流

与著名学者吕祖谦进行学术互访,共同探讨学问,加深了彼此的友谊和学术交流。

1180年

任直秘阁

担任直秘阁一职,参与国家典籍的整理与保管工作,显示其学识渊博。

1181年-1182年

知鄂州军州事

出任鄂州(今湖北武汉)知州,治理地方,关注民生,政绩显著。

1186年

任朝奉郎,知衡州军州事

升任朝奉郎,并兼任衡州(今湖南衡阳)知州,继续为地方发展贡献力量。

1187年

知衢州军州事

调任衢州(今浙江衢州)知州,继续其地方治理的生涯。

1190年

撰写《戒子通录》

完成并撰写了重要的家训著作《戒子通录》,体现其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和期望。

1190年

逝世

刘清之于绍熙元年(1190年)逝世,享年57岁。他的离世是南宋理学界的一大损失。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与思想的贡献

理学思想传播

作为朱熹的友人与学问交流者,刘清之在江西地区积极传播和阐发朱熹的理学思想,对理学在地方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清廉为官,政绩卓著

在担任多地知州期间,刘清之以清廉正直著称,关心民生疾苦,推行善政,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朝廷的认可。

著书立说,垂范后世

撰写《戒子通录》等著作,不仅是其个人思想的结晶,也为后世子孙提供了宝贵的道德和学问指引,体现了其教育家的风范。

社会关系

亲友与门生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刘滁 父亲
刘艾 伯叔父
刘晔 族父
刘成季 儿子

交游与门生

姓名 关系 备注
朱熹 友人 / 思想启蒙者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刘清之深受其影响
吕祖谦 友人 与刘清之有学术往来,曾互访交流
蔡戡 被推荐人 曾被刘清之推荐
周必大 被推荐人 曾被刘清之推荐
杨万里 被推荐人 曾被刘清之推荐
刘孟容 学生
韩冠卿 学生
韩度 学生
唐彻 学生
赵蕃 学生
朱鲁叔 学生
曾祖道 学生
解齐贤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