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陈晔,字日华,南宋时期长乐(今福建福州长乐区)人。他不仅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官员,更是一位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
陈晔出身于书香门第,是著名学者陈襄的后裔。尽管其生卒年不详,但根据史料记载,他活跃于南宋孝宗至宁宗时期,其为官和著述的经历主要集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淳安县令任上,他致力于地方治理。担任汀州知州期间,他积极推动地方建设,曾拨付库银用于兴建学校,并划拨官田以资助学生,同时还致力于降低盐价,改善民生。后任广东提刑,他曾提出在广东十四个州府设立医院的建议,以应对当时流行的疫病,体现了他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
陈晔还是一位医家,著有医学典籍《家藏方》,该书在后世的《永乐大典》中被频繁引用,显示了其在医学上的重要价值。
代表著作
- 《家藏方》(约1205年)
主要任职
- 淳安县令
- 汀州知州
- 广东提刑
- 四川总领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生于长乐(今福建福州长乐区)
陈晔,字日华,出身于书香门第,是著名学者陈襄的后裔。具体生卒年份不详,但其活跃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任严州淳安县令
开始其仕途生涯,在淳安县(今浙江淳安)担任县令,致力于地方治理。
任汀州知州
在汀州(今福建长汀)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地方建设,拨付库银200缗用于兴建学校,并划拨官田100亩以资助学生。同时,他还致力于降低垄断盐价,改善民生。
任广东提刑
在广东(今广东地区)任职期间,他提出在广东十四个州府设立医院的详细建议,以应对当时流行的疫病(如瘴疠),挽救民众生命,展现了其超前的公共卫生意识。
任四川总领并著书
任四川总领期间,因管理粮仓不善被贬三级官职,流放袁州(今江西宜春)。同年,其医学著作《家藏方》被提及,该书在后世的《永乐大典》中被频繁引用。
主要贡献
对南宋社会的重要影响
民生福祉的推动者
在汀州知州任上,通过兴建学校、资助学子、降低盐价等举措,直接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教育条件,体现了其爱民如子的情怀。
公共卫生的倡导者
担任广东提刑时,提出在各州府设立医院的建议,展现了其超前的公共卫生意识和对民众健康的责任感,为后世医疗体系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
医学著作的贡献者
著有《家藏方》一书,该书在医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医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陈襄 | 直系祖先 | 著名学者,曾任参知政事 |
陈宗礼 | 直系祖先 | |
陈映 | 弟 |
社会交游与著述关联
- 曾为直系祖先**陈襄**撰写《古灵先生年谱》,该年谱收录于《古灵集》中,体现了其对家族先贤的敬仰与学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