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洵武

1057-1121 | 北宋政治家 · 宰执

邓洵武肖像
邓洵武(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邓洵武(1057年—1121年),字子常,谥文简,北宋双流(今四川双流)人。他以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历经神宗、哲宗、徽宗三朝,官至知枢密院事、中书侍郎等要职,是北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宰执。

邓洵武在朝为官期间,参与多项重要政务,尤其在史馆任职时,其撰史立场引发争议。他的一生见证了北宋晚期政治风云变幻,对当时的朝政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父邓绾、兄邓洵仁亦为宋代名臣,邓洵武可谓出身官宦世家。他以其在朝廷中的高位和对时局的影响,成为研究北宋后期政治史不可或缺的人物。

代表官职
  • 知枢密院事
  • 中书侍郎
  • 尚书省右丞
  • 国史院编修官
主要荣誉
  • 赠太傅
  • 谥文简
  • 封国公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57年

出生于北宋双流

邓洵武出生于北宋双流(今四川双流),其父为邓绾,兄为邓洵仁,皆为朝中要员,家世显赫。

1076年

进士及第

邓洵武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绍圣年间 (1094-1098)

任国史院编修官

在绍圣年间,邓洵武担任国史院编修官,参与神宗史的编撰。其撰史立场偏向蔡卞,对宣仁皇后多有诋毁,引发了当时的“史祸”争议。

1104年

升任尚书省右丞

邓洵武的仕途稳步上升,于1104年升任尚书省右丞,位列朝廷要职。

1107年

晋升中书侍郎,兼知亳州军州事

邓洵武晋升为中书侍郎,同时兼任知亳州军州事,显示其在中央和地方行政方面的双重能力。

1116年

擢升知枢密院事

邓洵武被擢升为知枢密院事,成为北宋最高军事行政长官之一,位高权重,对国家军事和政治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1121年

逝世,享年65岁

邓洵武逝世,享年65岁。朝廷追赠其为太傅,谥号“文简”,以表彰其生前功绩。

主要成就

对北宋政治的贡献与影响

位列宰执

邓洵武在北宋后期担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丞、知枢密院事等要职,位列宰执,参与国家最高决策,对朝政具有重要影响力。

史馆任职

曾任国史院编修官,参与编撰《神宗实录》。尽管其撰史立场引发争议,但也反映了他在史学领域的参与和影响力。

地方治理经验

曾出任知亳州军州事、知河南府军府事、知江南军州事等地方要职,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对地方稳定和发展有所贡献。

政治立场鲜明

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邓洵武明确支持蔡京、蔡卞等新党人物,其政治选择深刻影响了其仕途发展,也反映了当时党争的激烈。

身后荣光

逝世后获赠太傅,谥号“文简”,并被封为国公,显示了朝廷对其生前功绩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邓绾
邓洵仁
邓雍
邓椿

重要交游与关联

关联人物 关系类型 描述
陈祐 被弹劾 陈祐曾上疏弹劾章惇、蔡京、蔡卞、郝随、邓洵武等人。
蔡京 支持 邓洵武曾力请以蔡京为相,并在蔡京为相后晋升中书舍人。
蔡卞 支持 邓洵武在撰写神宗史时,其议论专右蔡卞,诋诬宣仁皇后,引发“史祸”。
袁说友 书跋 袁说友曾为邓文简公谏伐燕云奏作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