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钱乙,字仲阳,北宋著名儿科医家,被誉为“儿科之圣”。他开创了中医儿科辨证论治的先河,对后世儿科学发展影响深远。
钱乙是吴越王钱俶的后裔,其曾祖父钱斌从杭州钱塘县迁至东平府须城。其父钱颖精通针灸,但因嗜酒远游未归。钱乙幼年丧母,由嫁给卢姓医师的姑母抚养成人。卢医师教授其医术,卢医师去世后,钱乙继承其医业,专攻儿科。
他医术精湛,尤擅长诊治小儿疾病,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宋神宗时期(1067-1085),他被任命为太医丞,负责宫廷医疗事务,其医术得到官方认可。
钱乙的医学思想强调“五脏辨证”,认为小儿疾病多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为儿科诊疗提供了系统理论。他的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对后世儿科学发展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
代表著作
- 《小儿药证直诀》
- 《伤寒论指微》
- 《婴孺论》
- 《钱氏小儿直诀》
- 《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
主要荣誉
- 被誉为“儿科之圣”
- 宋神宗时期任太医丞
- 中国儿科学奠基人之一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须城
钱乙生于北宋须城(今山东东平),是吴越王钱俶的后裔。幼年经历坎坷,父亲钱颖精通针灸但远游未归,母亲早逝。
“我之所学,半缘家传,半缘苦读。”
姑母抚养与医学启蒙
由嫁给卢姓医师的姑母抚养成人。卢医师教授其医术,钱乙自幼耳濡目染,对医学产生浓厚兴趣,为日后行医打下基础。
继承医业,专攻儿科
卢医师去世后,钱乙继承其医业,并逐渐将重心放在小儿疾病的诊治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名渐显。
任太医丞
因医术高明,尤其在儿科领域声名远播,被宋神宗召入宫中,任命为太医丞,负责宫廷医疗事务,其医术得到官方高度认可。
著作《小儿药证直诀》序言
其代表作《小儿药证直诀》最早的序言完成于此年,标志着这部儿科巨著的正式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小儿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成为后世儿科医家的圭臬。
逝世,享年82岁
钱乙逝世,享年82岁。他的一生致力于儿科医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医学遗产。其子早逝,但有两名孙子继承其医业,将钱氏医术传承下去。
医学成就
对中国医学的重大贡献
开创儿科辨证论治体系
钱乙提出“五脏辨证”理论,认为小儿疾病多与五脏功能失调有关,为儿科诊疗提供了系统理论和实践指导,奠定了中医儿科的基础。
著成《小儿药证直诀》
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详细记载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被誉为“儿科之圣经”,影响深远。
宫廷医官,医术受认可
在宋神宗时期担任太医丞,为皇室成员诊病,其医术得到官方高度认可,提升了儿科在医学界的地位,推动了儿科发展。
社会关系
重要亲属与社会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描述 |
---|---|---|
钱俶 | 直系祖先 |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王,钱乙为其后裔。 |
钱颖 | 父 | 精通针灸,后远游未归。 |
卢医师(姑父) | 姑父/师 | 钱乙的姑母之夫,抚养钱乙成人并传授其医术。 |
社会交往
姓名 | 关系 | 备注/描述 |
---|---|---|
董汲 | 为其著作作序 | 于1119年为钱乙的代表作《小儿药证直诀》作序。 |
刘跂 | 传记作者 | 为钱乙撰写传记,收录于其著作《学易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