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洪兴祖(约1098年-约1164年),字庆善,号练塘,南宋丹阳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经学巨擘、正直清廉的循吏,以对《楚辞》的深入研究和在官场上的耿直品格而闻名。
洪兴祖出身于宋代丹阳,自幼勤奋好学,后以太学上舍及第入仕。他不仅在经学领域造诣深厚,尤其对《楚辞》的研究更是独步一时,其《楚辞补注》至今仍是研究《楚辞》的重要参考资料。
为官期间,洪兴祖秉持清廉正直的原则,曾担任知建安军、知饶州等职,政绩斐然,被誉为“良吏”、“循吏”。他更以敢于直言、反对权臣秦桧而著称,展现了士大夫的铮铮风骨。其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为民服务,为南宋的文化传承和政治清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著作
- 《楚辞补注》(1148)
- 《韩子年谱》(1148)
- 《老庄本旨:二十卷》
- 《周易通义:二十卷》
- 《论语说:十卷》
主要评价与荣誉
- “谠直当第一” (宋高宗评语)
- “良吏;循吏”
- “好学”
- 追赠“直敷文阁”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丹阳
生于南宋丹阳(今江苏镇江丹阳市),自幼聪颖,勤奋好学。
太学上舍及第
通过太学考试,获得上舍及第,标志着其正式进入仕途的起点。
召试入仕,获高宗赞誉
与孔端明、张炳、周林等四人一同受召试。宋高宗阅览其策论后,赞曰:“兴祖谠直当第一”,遂任命其为秘书省正字。
殿中省尚舍奉御
曾担任殿中省尚舍奉御一职,负责宫廷礼仪及典籍管理。
任奉议郎,知建安军
出任奉议郎,并兼任建安军(今福建建瓯)知军,开始地方治理实践。
完成《韩子年谱》与《楚辞补注》
在学术上取得重要成果,完成并刊刻了《韩子年谱》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楚辞补注》。
任左朝散大夫,知饶州
升任左朝散大夫,并调任饶州(今江西鄱阳)知州,继续其地方治理的生涯。
逝世,享年66岁
洪兴祖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身后被追赠“直敷文阁”,以表彰其学问与功绩。
人生成就
对南宋文化与政治的贡献
经学巨擘与《楚辞》研究
洪兴祖在经学领域成就卓著,尤以其《楚辞补注》影响深远。此书集前人研究之大成,并多有创见,为后世研究《楚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新的视角,被誉为《楚辞》学史上的里程碑。
正直循吏与清廉官声
为官期间,洪兴祖以“良吏”、“循吏”著称,在知建安军、知饶州等任上,勤政爱民,政绩斐然。他坚持原则,不畏权贵,曾直言反对当朝权臣秦桧,展现了士大夫的正直品格和对国家社稷的责任感。
多产著述与学术传承
除了《楚辞补注》,洪兴祖还著有《韩子年谱》、《老庄本旨》、《周易通义》、《论语说》等大量著作,涵盖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他的著述不仅丰富了南宋的学术宝库,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社会关系
亲友与同僚
姓名 | 关系 | 描述/备注 |
---|---|---|
葛师望 | 岳父 | 其妻之父 |
丁志夫 | 岳父 | 其妻之父,可能为再婚或资料差异 |
洪拟 | 从父/伯叔父 | 家族长辈 |
洪造 | 从兄 | 家族兄长 |
张炳 | 同年友/同僚 | 曾一同参加召试,后为同僚 |
秦桧 | 反对/攻讦 | 曾直言反对当朝权臣 |
陆游 | 书跋作者 | 著名诗人,曾为洪兴祖的帖子作跋 |
陈长方 | 祭文作者 | 曾为洪兴祖作祭文 |
孔端朝 | 同僚 | 曾一同参加召试,后为同僚 |
周林 | 同僚 | 曾一同参加召试,后为同僚 |
葛胜仲 | 题咏/学记作者 | 曾为建筑题咏,并作学记 |
汪藻 | 题咏/祠记作者 | 曾为建筑题咏,并作祠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