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玠

1076-1139 | 南宋抗金名将 · 四川防线屏障

吴玠肖像
吴玠(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吴玠(1076年—1139年),字晋卿,谥武安,封涪王,南宋时期著名的抗金将领,是南宋初年四川防线的坚实屏障。

他出生于成都,早年从军,在宋金战争爆发后,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西北边陲屡建奇功。尤其在和尚原、仙人关等关键战役中,他率领宋军大败金兀术所部,成功阻止了金军从四川入侵南宋的企图,为南宋政权的稳定和西南地区的安宁立下了不朽功勋。

吴玠将军智勇双全,善于利用地形,以少胜多,其防御战术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忠诚报国的民族英雄,深受百姓爱戴。

主要官职
  • 陕西路安抚使
  • 知京兆府
  • 四川宣抚使
  • 利州路制置使
追赠与封爵
  • 追赠太师
  • 谥号:武安
  • 追封:涪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76年

出生于成都

吴玠出生于宋朝成都府,自幼习武,胸怀报国之志。

靖康年间 (1126-1127年)

应募从军,崭露头角

金兵南侵,天下大乱,吴玠应募从军,在西北边陲的战斗中逐渐展现出其军事才能。

1130年

和尚原之战大捷

金兀术率大军进攻和尚原,吴玠利用险要地形,设伏阻击,大败金军,取得宋金战争中一次关键性胜利,名震天下。

1131年

仙人关之战再胜

金军卷土重来,再次进攻仙人关,吴玠与其弟吴璘密切配合,再次重创金军,彻底粉碎了金军入蜀的企图,巩固了四川防线。

此后至1139年

镇守西北,巩固防线

吴玠长期担任四川宣抚使、利州路制置使等要职,成为四川防线的实际统帅,为南宋守护了西南边陲的安宁。

1139年

逝世,追赠太师

吴玠将军因积劳成疾,于1139年逝世,享年63岁。宋高宗闻讯震悼,追赠其为太师,谥武安,后又追封涪王,以表彰其赫赫战功。

主要成就

对南宋的重大贡献

卓越的军事指挥

吴玠将军在和尚原、仙人关等战役中,展现出高超的战略眼光和指挥艺术,善于利用地形优势,以少胜多,屡次击败金军精锐。

巩固四川防线

他成功地将四川打造成为南宋抵御金军入侵的坚固屏障,确保了西南地区的稳定,为南宋的偏安一隅提供了重要保障。

培养优秀将领

吴玠不仅自身能力出众,还注重培养军中人才,其弟吴璘便是其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另一位抗金名将。

社会关系

亲属与人际交往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吴谦曾祖父
李氏曾祖母吴谦之妻
吴遂祖父
齐氏祖母吴遂之妻
吴扆父亲
刘氏母亲吴扆之妻
吴璘弟弟南宋抗金名将,与吴玠并称「二吴」
吴㧑儿子
吴拱儿子
吴揔儿子
王俊姻亲

人际交往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刘子羽欣赏/器重刘子羽独奇之,曾招募吴玠赴汉阳抗金
张浚早期共事南宋初年重要宰相,曾与吴玠共事
王俊部将吴玠麾下猛将,所向无前
郭浩部将/战友曾与吴玠共同防御和尚原
牛皓部将川陕宣抚后军中部将
任安部将熙河路部将
高万部将承信郎,曾随吴玠侦察金兵
杨从义部将凤翔天兴人,隶属吴玠麾下
卢法原不合曾与吴玠不睦,被吴玠弹劾
吴泳传记作者曾为吴玠撰写传记《吴玠守蜀关二事》
杨政受其军事支持曾从吴玠击金兵,累建战功
刘宣受其军事支持秦凤路兵马都监,曾与吴玠结盟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