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

字和仲,号茅堂先生 | 南宋官员 · 学者

胡宁肖像
胡宁(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胡宁(字和仲,号茅堂先生),南宋崇安人,著名理学家胡安国之子,胡寅、胡宏之弟。他以荫补入仕,曾担任地方官职,并以其在经学上的造诣闻名,是宋代学术世家“湖湘学派”的重要成员之一。

胡宁出身于崇安胡氏,其父胡安国是北宋末南宋初著名的理学家,兄长胡寅、胡宏亦是当时学界翘楚。胡宁自幼受家庭熏陶,学识渊博,尤其精通经学。

他通过荫补途径进入仕途,曾被召试馆职,后出任知澧州、夔州路安抚司参议官等职。在仕途上,他曾因兄长胡寅与权臣秦桧的矛盾而受到排挤,被外放地方。

代表著作
  • 《春秋通旨》
  • 协助修订《春秋传》(其父胡安国所著)
主要贡献
  • 经学研究:深入研习《春秋》,对儒家经典有独到见解。
  • 家族学术传承:在传承和发展湖湘学派思想方面发挥了作用。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宋代(具体年份不详)

出生于崇安胡氏家族

生于理学家胡安国之家,自幼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学识渊博。其父胡安国、兄长胡寅、胡宏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家族学术氛围浓厚。

宋代(具体年份不详)

荫补入仕,召试馆职

通过家族荫补制度进入仕途,后被召试馆职,开始其官宦生涯,为国家服务。

宋代(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地方官职,因兄长受排挤

曾出任知澧州、夔州路安抚使司参议官、夔州路经略安抚司参议官等地方要职。期间,因其兄胡寅与权臣秦桧政见不合,胡宁亦受到牵连,被外放地方。

宋代(具体年份不详)

著《春秋通旨》,协助修订《春秋传》

在经学领域有深厚造诣,著有《春秋通旨》以阐发《春秋》大义。同时,他协助父亲胡安国修订了重要的经学著作《春秋传》,为胡氏经学体系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学术与仕途

对宋代社会的主要影响

经学阐发与传承

深入研究《春秋》,著《春秋通旨》,对儒家经典有独到见解。同时,协助父亲胡安国修订《春秋传》,为胡氏经学体系的完善贡献良多,是湖湘学派的重要继承者。

官宦生涯

以荫补入仕,曾被召试馆职,并担任知澧州、夔州路安抚司参议官等地方要职,在地方治理中发挥作用,体现了宋代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传统。

显赫的家族背景

作为理学家胡安国之子,胡寅、胡宏之弟,胡宁身处宋代学术文化的核心家族,其家族对宋代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亦是这一学术脉络中的重要一环。

社会关系

胡宁的亲友与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 备注
胡安国 父亲 著名理学家,湖湘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胡寅 兄长 著名学者、官员,曾与秦桧有政见冲突。
胡宏 兄长 著名理学家,湖湘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向沈 姊妹夫 具体信息不详。
胡大本 次子 具体信息不详。
秦桧 关联人物 南宋权臣,胡宁曾因兄长胡寅与秦桧的矛盾而受到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