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毛维瞻(字国镇),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与文学家,约活动于11世纪中期。
他出身于衢州江山(一说西安),以才学入仕,于1042年登进士第,自此步入仕途,官至太子少保。毛维瞻不仅在政务上有所建树,历任开封府推官、知县、知筠州等职,更以其诗文才华和与当时文坛巨匠如苏轼、苏辙、赵抃等人的深厚交谊而闻名。
他的一生是北宋士大夫兼济天下、雅好文学的典型写照,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诗文作品如《山房即事十绝》、《凤山八咏》等,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雅致情趣。
代表作品
- 《山房即事十绝》
- 《凤山八咏》
基本信息
- 籍贯:衢州江山(一说西安)
- 时代:北宋
- 生卒: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11世纪中期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早期活动或出生前后
根据史料索引年份推测,毛维瞻约在此前后出生或开始其早期活动。他出身于衢州江山(一说西安),自幼接受良好教育。
登进士第
通过科举考试,成功登进士第,自此步入仕途,开启其为官生涯。
任开封府推官
在京畿要地开封府担任推官一职,负责司法审判事务,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和法律经验。
知某县事
担任地方县令,治理一方,深入了解民情,为百姓服务。
知筠州事
出任筠州(今江西高安)知州。任职期间,与谪居此地的著名文学家苏辙相与唱和,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文坛佳话。
与赵抃交游
与同邑(衢州)的著名官员赵抃相得益彰,二人为山林之乐,共同享受隐逸之趣。1079年,二人曾同会。
与苏轼、苏辙文学交流
与苏轼、苏辙等文坛巨匠保持密切联系。苏轼曾致书毛维瞻,苏辙也曾为毛维瞻的建筑题咏,体现了毛维瞻在当时文人圈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官至太子少保
仕途达到顶峰,官至太子少保,显示其德高望重,为朝廷所倚重。
主要贡献
对北宋社会与文化的贡献
卓越的官场建树
毛维瞻通过科举入仕,历任开封府推官、知县、知筠州等地方与中央要职,最终官至太子少保,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为官之道,为北宋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深厚的文学才华
他不仅是位官员,更是位诗人。著有《山房即事十绝》、《凤山八咏》等诗文,这些作品流传至今,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雅致情趣,丰富了北宋的文学宝库。
广阔的文人交游
毛维瞻与赵抃、苏轼、苏辙等北宋著名文人、官员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探讨学问,唱和诗文。他的交游圈反映了北宋士大夫阶层的文化生活,是北宋文坛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社会关系
毛维瞻的亲友与交游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毛德拱 | 父亲 | |
赵抃 | 友人 | 同邑相得,为山林之乐;曾于1079年同会。 |
苏辙 | 友人 | 知筠州时,苏辙谪居其地,二人相与唱和;苏辙曾为毛维瞻的建筑题咏。 |
苏轼 | 友人 | 苏轼曾致书毛维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