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时行

约1090-1163 | 经学家 · 南宋官员

冯时行肖像
冯时行(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冯时行(约1090年—1163年),字当可,号缙云,南宋壁山(今重庆市璧山区)人。他是一位杰出的经学家和官员,尤以精通《易学》而闻名。

绍兴二年(1124年)进士及第,此后步入仕途,曾担任太常寺奉礼郎、知黎州、知蓬州、路提点刑狱公事等职。冯时行在朝为官期间,曾因力陈和议不可信而忤逆权相秦桧,被贬出知万州,后罢职。

他学术造诣深厚,师从谯定,对《易经》有独到见解,著有《易论》二卷。其文采斐然,有《缙云文集》四十五卷传世,对后世学术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隆兴元年(1163年)卒于官。

代表著作
  • 《易论》(二卷)
  • 《缙云文集》(四十五卷)
主要学术领域
  • 经学 (尤精《易学》)
  • 文学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90年

出生于壁山

出生于南宋壁山(今重庆市璧山区),具体生年不详,根据其进士及第时间推测。

1124年 (南宋绍兴二年)

登进士第

通过科举考试,获得进士身份,从此步入仕途。

未知年份 (绍兴年间)

任太常寺奉礼郎

担任太常寺奉礼郎一职,负责礼仪相关事务。

未知年份 (绍兴年间)

直言忤秦桧,遭贬罢职

在任太常寺奉礼郎时,因力陈和议不可信,忤逆权相秦桧,被贬出知万州,后罢职。

未知年份

出任地方官员

曾先后担任知黎州军州事、知蓬州军州事,治理地方事务。

未知年份

任路提点刑狱公事

担任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监察地方司法和刑狱事务。

1163年 (南宋隆兴元年)

卒于官

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任上去世。

学术与官场成就

对南宋社会的贡献

经学大师

师从谯定,精通《易学》,著有《易论》二卷,对《易经》有独到见解,是南宋重要的经学家。

文学成就

著有《缙云文集》四十五卷,文采斐然,展现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正直官员

担任太常寺奉礼郎时,敢于直言,反对和议,虽遭权相秦桧排挤,却彰显其忠贞气节和为国为民的担当。

社会关系

冯时行交游广阔,师友众多

姓名 关系 备注
谯定 老师 时行学于谯定,精易学
于格 友人
吕及之 友人
穆深之 友人 博学喜读书,好议论性理,提刑冯时行、侍读程敦厚皆其素交
吕凝之 唱和者
施晋卿 唱和者、游伴 曾与冯时行等十五人访古梅于成都西郊,分韵赋诗
杨大光 游伴 字仲约,成都人,与冯时行等十五人访古梅于成都西郊,分韵赋诗
秦桧 政治对手 曾遭秦桧排挤,力言和议不可信,忤秦桧
杨炜 为其作墓志铭/墓表
冯某 为其作墓志铭 冯隐君墓志铭 / 缙云文集
任渊 为其作墓志铭 任全一墓志铭 / 缙云文集
张献忠 为其作墓志铭 张廷臣墓志铭 / 缙云文集
刘尚之 为其作墓志铭 刘尚之墓志铭 / 缙云文集
朱熹 为其书跋 跋张敬夫与冯公帖 / 朱文公文集
郭逵 为其书作跋 书郭秦公事实后 / 缙云文集
蹇驹 为其庙碑记 古城冯侯庙碑 / 缙云文集
员兴宗 曾致书于他 再答缙云书,与黎守冯缙云当可书
晁公武 曾答其书 答晁子止论易书
释文照 为其建筑物题咏 天华寺欲作山亭因题其壁 / 缙云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