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稹

字几叔 | 北宋官员 · 进士

黄稹肖像
黄稹(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黄稹,字几叔,北宋时期福建闽清人。他以卓越的才华于1049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成为北宋重要的文官。

黄稹在官场上历任多职,官至朝奉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等高阶散官。他曾先后担任循州、海州、漳州、汀州、惠州、潮州等多地的军州事(即知州),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为一名进士出身的官员,黄稹在任期间勤于政事,致力于地方发展和民生改善。他的仕途轨迹展现了北宋时期文官阶层通过科举入仕、逐步晋升的典型路径,对研究宋代官僚制度和地方行政具有参考价值。

主要官职
  • 朝奉大夫
  • 朝请大夫
  • 朝散大夫
  • 知循州军州事
  • 知海州军州事
  • 知漳州军州事
  • 知汀州军州事
  • 知惠州军州事
  • 知潮州军州事
基本信息
  • 籍贯:闽清
  • 朝代:北宋
  • 字:几叔
  • 入仕:1049年进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49年

考中进士

黄稹通过科举考试,成功考取进士,正式踏入仕途,为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基础。

1071年-1073年

知惠州军州事

黄稹被任命为惠州(今广东惠州)的知州,负责当地的行政管理和民生事务。

1076年-1078年

知潮州军州事

调任潮州(今广东潮州)知州,继续在地方发挥其治理才能。

1081年

知漳州军州事

出任漳州(今福建漳州)知州,管理当地政务。

1082年

授朝奉大夫,知汀州军州事

获授朝奉大夫这一荣誉性散官,并被任命为汀州(今福建长汀)知州,任职至1083年。

1091年

授朝散大夫,再知漳州军州事

再次获得晋升,授朝散大夫,并再次被任命为漳州知州,显示其在官场上的持续影响力。

主要贡献

对北宋社会的影响

地方治理经验丰富

黄稹先后知循州、海州、漳州、汀州、惠州、潮州等多地军州事,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治理经验,对维护地方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典型文官代表

作为通过科举入仕并逐步晋升的官员,黄稹是北宋时期文官阶层的典型代表,其仕途轨迹反映了宋代选官制度的运作。

促进地方发展

在担任知州期间,黄稹致力于地方政务,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所辖区域的繁荣稳定贡献了力量。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亲友

姓名 关系
黄洽 姪孙;从孙
黄度
陆禋 孙女婿
黄瑜 曾孙; 重孙
黄珪 曾孙; 重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