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挺

1138-1193 | 南宋名将 · 武穆

吴挺肖像
吴挺(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吴挺(1138年—1193年),字仲烈,南宋著名将领,谥号武穆。他是抗金名将吴玠之侄、吴璘之子,承袭吴氏家族的军事传统,长期镇守西北边陲,为南宋的边防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吴挺出身于将门世家,祖籍陇干(今甘肃西和县),籍贯成都。自幼习武,熟读兵书。在南宋与金朝对峙的背景下,他继承了伯父吴玠和父亲吴璘在川陕地区的军事基业,成为吴氏家族在南宋中期的重要军事支柱。他历任利州西路安抚使、知兴州等要职,多次率军抵御金兵入侵,巩固了宋朝在西北地区的防线。

吴挺治军严明,深得士卒爱戴。他不仅在军事上表现出色,在地方治理上也颇有建树,为保障边境地区的民生安定付出了努力。他的军事生涯贯穿了南宋孝宗、光宗两朝,是南宋中期一位不可或缺的边防大将。

主要官职
  • 利州西路安抚使
  • 知兴州军州事
  • 太尉
  • 定江军节度使
主要荣誉
  • 谥号:武穆
  • 追赠:右承议郎、府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38年 (绍兴八年)

出生于成都

吴挺出生于南宋名将世家,祖籍陇干(今甘肃西和县),籍贯成都。其伯父为抗金名将吴玠,父亲为吴璘,自幼受到严格的军事家庭熏陶。

约1161年-1166年

初任知兴州、御前统制

开始担任知兴州军州事,并兼任御前某军统制,负责镇守川陕地区的重要军事要地兴州(今陕西略阳)。在此期间,他逐渐展露军事才能。

约1177年-1193年

长期镇守西北,任利州西路安抚使

再次担任知兴州,并升任利州西路安抚使、经略安抚使等职,成为宋朝在西北边防的重要支柱。他在此期间多次成功抵御金兵的侵扰,维护了边境的安宁。

任职期间

获赠太尉、定江军节度使

因其卓越的军功和对边防的贡献,吴挺在生前或死后获赠太尉、定江军节度使等崇高荣誉,彰显了朝廷对其功绩的肯定。

1193年 (绍熙四年)

逝世,享年56岁

吴挺于绍熙四年(1193年)逝世,享年56岁。朝廷追赠其谥号「武穆」,以表彰其武功赫赫、威震边疆的功绩。

主要功绩

对南宋边防的重大贡献

巩固西北防线

吴挺长期镇守川陕边境,特别是在兴州和利州西路等地,有效抵御了金兵的入侵,巩固了南宋在西北地区的战略防线,保障了后方四川盆地的安全。

继承吴氏军功

作为吴玠、吴璘家族的后继者,吴挺继承并发扬了吴氏家族的军事传统,在南宋中期继续担负起抗金重任,维持了吴氏家族在军事上的影响力。

稳定地方民生

在担任地方军政长官期间,吴挺不仅注重军事防御,也关心地方民生,努力维持边境地区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稳定,为百姓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重要关联人物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吴璘 父亲 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吴挺继承其军事基业。
吴玠 伯父 南宋抗金名将,与吴璘并称「吴氏兄弟」,是吴挺家族的奠基者。
吴曦 儿子 后在南宋末年叛宋,自立为蜀王,最终被诛。

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互动 备注
丘崈 遭到弹劾/反对 曾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对吴挺世掌兵权深感忧虑,奏请选派其他将领替代。
贾伟 遭到反对/攻讦 曾极力论述吴挺专制之害。
杨辅 遭到反对/攻讦 曾担任利西安抚使,对吴氏家族世袭军权表示担忧。
赵昱 遭到反对/攻讦 曾言及孝宗时期对吴挺专制之害未能有效制止。
赵彦逾 得到支持 在吴挺去世后,朝廷曾讨论将利西安抚使并入东路,以革除世将弊端,此举可能得到赵彦逾等人的支持。
朱晞颜 相识 与吴挺有过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