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朱倬,字汉章,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生于闽县(今福建福州)。他是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官员,官至宰执,曾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参知政事等要职,死后谥号忠靖、文靖。
朱倬出身沛国朱氏,自幼聪颖。宣和六年(1124年)考中进士,由此步入仕途。他曾担任教授、通判等地方官职,后因正直敢言,得罪权臣秦桧,被贬出京,任越州教授。
绍兴三十年(1160年),朱倬被召回京,先后拜参知政事、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位列宰执,参与国家大政。他为官清廉,体恤民情,在任期间为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隆兴元年(1163年)去世,享年78岁。其墓志铭和神道碑由著名学者魏了翁撰写。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86年
出生于闽县
北宋元祐元年,朱倬出生于闽县(今福建福州),字汉章。其家族为沛国朱氏。
1124年
考中进士
宣和六年,朱倬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
不详(约1124年-1140年间)
任职地方,得罪秦桧
曾担任教授、通判等地方官职。因正直敢言,得罪权臣秦桧,被贬出京,出任越州教授。
1141年-1143年
任惠州知州军州事
在惠州等地任职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1160年
拜参知政事
绍兴三十年,朱倬被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位列宰执,参与国家最高决策。
1160年-1162年
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
升任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成为南宋朝廷的核心领导人之一,对国家政务产生重要影响。
1163年
逝世
隆兴元年,朱倬去世,享年78岁。朝廷追赠谥号“忠靖”、“文靖”。著名学者魏了翁为其撰写墓志铭和神道碑。
政治生涯与贡献
对南宋政局的重要影响
位列宰执
朱倬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参知政事,位列南宋宰执,参与国家最高决策,对南宋政局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正直敢言
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曾因正直敢言而得罪权臣秦桧,被贬出京,但其高尚品格和坚守原则的精神备受后人称颂。
地方治理经验
在担任惠州知州军州事等地方官职期间,他勤政爱民,体恤民情,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政绩卓著。
社会关系
家族与重要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
朱庭佐 | 父 |
朱端厚 | 长子 |
朱端学 | 次子 |
朱著 | 孙 |
陈宋衡 | 女婿 |
重要交游
姓名 | 关系描述 |
---|---|
魏了翁 | 著名学者,为朱倬撰写墓志铭和神道碑。 |
秦桧 | 权臣,朱倬曾因正直敢言而得罪秦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