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赵构(1107-1187),即宋高宗,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宋钦宗赵桓的弟弟。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国家危亡之际,赵构于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建立南宋,延续了宋朝的国祚。
赵构在位期间,面对金朝的强大军事压力,采取了“偏安江南”的战略,并最终与金朝签订了《绍兴和议》,虽然这一政策在历史上备受争议,但客观上为南宋争取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他重用秦桧,罢免岳飞,使得抗金力量受到削弱,但也因此巩固了皇权。
赵构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鉴赏家和书法家。他精于书法,尤其擅长楷书和行书,对南宋文化艺术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162年,他禅位于养子赵眘(宋孝宗),自称太上皇,继续对朝政施加影响,直至1187年逝世,享年81岁。
代表著作
- 《翰墨志》
主要荣誉与称号
- 庙号:高宗
- 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 君王:天水郡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钱塘(今杭州)
赵构出生于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母亲为韦贤妃(后追尊为显仁皇后)。
晋封康王,任河北兵马大元帅
金兵南侵,北宋危急,赵构被任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负责河北军事事务,为日后即位奠定基础。
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
靖康之变后,徽宗、钦宗被金人掳走。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建立南宋王朝,延续了宋朝的国祚。
金兵南下,高宗南渡
金兵再次大举南侵,高宗被迫从扬州南渡,经历“海上之行”,最终抵达临安(今杭州)。
定都临安
经过多年的流亡和迁都,赵构最终将都城定于临安,此后临安成为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与金签订《绍兴和议》,岳飞遇害
在秦桧的推动下,南宋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绍兴和议》,以称臣纳贡换取和平。同年,力主抗金的岳飞被处死,成为历史上的悲剧。
禅位于宋孝宗,自称太上皇
赵构将皇位禅让给养子赵眘(宋孝宗),退居德寿宫,但仍对朝政保持影响力。
逝世于临安
赵构在德寿宫逝世,享年81岁。其陵墓为永思陵。
主要成就
对南宋王朝及文化的重要贡献
中兴基业,延续国祚
在北宋灭亡的危局中,赵构力挽狂澜,建立南宋,稳定了南方局势,使宋朝得以延续一百余年。
推动文化艺术繁荣
赵构本人精于书法,对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也多有涉猎和倡导,促进了南宋文化的繁荣发展。
外交策略与稳定
尽管《绍兴和议》备受争议,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南宋争取了相对和平的局面,使江南地区得以休养生息。
社会关系
重要亲属与关联人物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赵佶 | 父 | 宋徽宗 |
韦氏 | 母 | 显仁皇后 |
赵桓 | 兄 | 宋钦宗 |
邢氏 | 妻 | 宪节皇后 |
吴氏 | 妻 | 宪圣慈烈皇后 |
赵旉 | 子 | 元懿太子 |
赵眘 | 过继的嗣子 | 宋孝宗 |
邢焕 | 第一任妻父 | |
吴近 | 第二任妻父 | |
熊氏 | 岳母 | 邢焕妻 |
邢孝肃 | 妻弟 | |
潘氏 | 妾 | 贤妃 |
刘氏 | 妾 | 贵妃、妃、婉仪 |
张氏 | 妾 | 妃 |
赵顼 | 祖父 | 宋神宗 |
赵煦 | 伯叔父 | 宋哲宗 |
赵佖 | 伯叔父 | |
赵楷 | 兄 | |
赵杞 | 兄 | |
赵栩 | 兄 | |
赵枢 | 兄 | |
赵谌 | 侄子 | |
赵训 | 侄子 |
重要关联人物
-
秦桧欣赏/器重,重用其推行和议
-
岳飞下令处决,其抗金政策被反对
-
宗泽曾致书往来
-
汪伯彦曾被其惑,后被陷害
-
黄潜善因与高宗交往受牵连
-
李纲曾为其建筑题咏
-
吴说称道高宗的书法、绘画
-
周必大曾为高宗作谥议、书跋
-
杨万里曾为高宗作谥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