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世称艮斋先生,南宋时期江西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他生于南宋高宗年间,卒于光宗绍熙五年,享年七十四岁。
谢谔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登进士第,从此步入仕途。他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历任乐安县尉、分宜知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工部尚书等要职,最终官至朝议大夫,并被追赠通议大夫。
谢谔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良吏循吏,更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教育家。他收徒讲学,传道授业,培养了众多门生。他的学术思想和为人处世之道深受时人推崇,与朱熹、周必大、杨万里、陆游等当时的文化名流均有交往。
代表著作
- 《艮斋集》
- 《孝史》
- 《左氏讲义》
- 《圣学渊源》
- 《诗书解》
- 《论语解》
主要荣誉
- 朝议大夫
- 追赠通议大夫
- 世称“艮斋先生”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江西新喻
生于南宋江西新喻(今江西新余),具体家庭背景不详,但其后来的学识渊博暗示了良好的早期教育。
登进士第
于绍兴二十七年通过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启其为官生涯。
初任乐安县尉
初入仕途,担任乐安县尉,开始其地方行政管理工作。
知分宜县事
后调任分宜知县,治理一方,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担任监察御史
进入中央,担任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维护朝纲,展现其正直敢言的品格。
晋升御史中丞
因表现突出,升任御史中丞,成为御史台的重要官员,在朝中发挥重要作用。
官至工部尚书
担任尚书省工部尚书,负责国家工程建设等重要事务,位列九卿。
收徒讲学,著书立说
在为官之余,广开学馆,收徒讲学,培养了曾机、曾震等众多门生,并著有《艮斋集》等多部著作,对经学、史学等领域有深入研究。
逝世
于南宋光宗绍熙五年逝世,享年七十四岁。其一生为官清廉,学识渊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成就
对南宋社会的重要贡献
卓越的政治才能
历任乐安县尉、分宜知县、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工部尚书等要职,以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品格,被誉为“良吏”和“循吏”,为南宋的政治清明和地方治理做出了贡献。
深厚的学术造诣
著有《艮斋集》、《孝史》、《左氏讲义》、《圣学渊源》、《诗书解》、《论语解》等大量著作,涵盖经学、史学、文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其广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
杰出的教育贡献
广开学馆,收徒讲学,培养了曾机、曾震、左揆等一批优秀的学生,对南宋的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尊称为“艮斋先生”。
社会关系
与同时代人物的交往
友人
- 孟程
- 邹昶 (与谢谔交游)
门生/弟子
- 曾机 (谢谔高弟,号静庵)
- 曾震 (从谢谔学,字东老)
- 左揆 (永新人,从谢谔学)
- 胡箕
- 欧阳朴
为谢谔著作作序/跋者
- 王庭珪 (为《卢溪先生文集》作序)
- 黄次山 (为《三余集》作序)
为谢谔撰写碑铭/祭文者
- 周必大 (撰《朝议大夫工部尚书赠通议大夫谢公神道碑》、祭文)
- 杨万里 (撰《谢公神道碑》)
谢谔为之题咏/记/命名者
- 刘氏(朱云孙妻) (赋孝妇诗)
- 刘庭老 (为其养浩堂作记)
- 谭知言 (为其学林堂题匾)
其他相关人物
- 朱熹 (跋《谢艮斋所著静斋铭》)
- 陆游 (为其作传记《书二公事》)
- 王伯刍 (称道其文风)
亲友信息
谢谔的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谢革 | 父亲 | |
谢岘 | 长子 | |
彭煟 | 女婿 | |
丁南容 | 女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