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翁

1181-1231 | 南宋官员 · 学者

魏文翁肖像
魏文翁(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魏文翁(1181-1231),字嘉父,号果斋先生,南宋蒲江(今四川省蒲江县)人。他以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入仕,历任多地官职,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品格,被誉为良吏循吏。同时,他也是一位勤于著述的学者,留下了多部学术著作。

魏文翁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考中进士后,他先后担任眉山尉、知新繁县事、知上津县事、通判成都府、知叙州军州事等职。在任期间,他注重民生,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戴。

除了官场上的建树,魏文翁在学术上也颇有造诣。他勤于治学,对儒家经典有深入研究,并留下了《中庸大学讲义》、《读书日记》等重要著作,展现了其深厚的学识和思想。他与从兄魏了翁(南宋著名理学家)关系密切,相互砥砺,共同为南宋的文化繁荣做出了贡献。

代表著作
  • 《中庸大学讲义》(二卷)
  • 《读书日记》(二十卷)
  • 《杂录》(十卷)
主要评价
  • 良吏、循吏
  • 为官者:文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81年

出生于蒲江

魏文翁出生于南宋蒲江(今四川省蒲江县),字嘉父,号果斋先生。其父魏孝寿,岳父韩起。

1211年 (嘉定四年)

考中进士,初入仕途

31岁时考中进士,随即被授予迪功郎、眉山尉等职,正式步入仕途。

具体年份不详

历任地方官职

曾先后担任知新繁县事、知上津县事、通判成都府等职,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卓越才能。

具体年份不详

出任知叙州军州事

在仕途后期,魏文翁曾出任知叙州军州事,进一步发挥其治理才能,为当地百姓谋福祉。

具体年份不详

获授朝散大夫、朝请大夫

因其政绩卓著和学术贡献,魏文翁先后获授朝散大夫、朝请大夫等荣誉官职。

1231年 (绍定四年)

逝世

魏文翁于绍定四年逝世,享年51岁。其从兄魏了翁为其撰写墓志铭及祭文,以示哀悼和纪念。

主要成就

对南宋社会和学术的贡献

勤政爱民的良吏

魏文翁在担任眉山尉、知新繁县事、通判成都府、知叙州等职期间,始终以民为本,勤于政事,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戴,被誉为“良吏”和“循吏”。

深邃的学术著述

作为一位学者,魏文翁勤于治学,留下了《中庸大学讲义》、《读书日记》和《杂录》等多部著作,展现了其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广博学识,对后世学人有所启迪。

社会关系

亲友及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 备注
魏孝寿 父亲
韩起 岳父
韩氏 妻子 魏文翁之妻
魏强恕 长子
魏恭愿 次子
魏进忠 三子
魏令宪 可能为其子,但史料有争议
魏了翁 从兄 南宋著名理学家,曾为魏文翁作墓志铭及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