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惇

1147-1200 | 南宋皇帝 · 光宗

赵惇肖像
赵惇(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惇(1147年—1200年),即宋光宗,南宋第三位皇帝,宋孝宗赵眘第三子。

他于1189年即位,在位五年。光宗在位期间,因与太上皇孝宗关系不睦,加之皇后李凤娘专横干政,导致朝政混乱。最终,在孝宗驾崩后,被大臣们拥立其子赵扩(宋宁宗)即位,光宗则退位成为太上皇。

光宗个性懦弱,多疑善妒,尤其惧怕皇后李凤娘。他的禅位,是南宋历史上一次特殊的皇位更迭,对南宋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要称谓
  • 庙号:光宗
  • 谥号: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主要官职
  • 皇子
  • 皇太子
  • 太上皇
  • 秘书省校书郎
  • 镇洮军节度使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47年 (绍兴十七年)

出生于钱塘

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为南宋孝宗赵眘第三子。自幼聪慧,深受孝宗喜爱。

1171年 (乾道七年)

受封恭王

被封为恭王。此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镇洮军节度使等职,逐渐参与朝政。

1187年 (淳熙十四年)

被立为皇太子

在孝宗的安排下,被正式立为皇太子,成为皇位继承人。

1189年 (淳熙十六年)

即皇帝位

宋孝宗禅位,赵惇即皇帝位,是为宋光宗。改元绍熙,开启了其五年的帝王生涯。

1194年 (绍熙五年)

禅位为太上皇

因与太上皇孝宗关系恶化,且皇后李凤娘干政,在孝宗驾崩后,被大臣们拥立其子赵扩即位,光宗退位为太上皇。

1200年 (庆元六年)

驾崩

驾崩于寿康宫,享年54岁。葬于永崇陵。

主要事迹

光宗在位期间的重要事件

与孝宗关系恶化

光宗即位后,与太上皇孝宗的矛盾日益加剧,甚至拒绝探望病重的孝宗,导致父子关系公开破裂,朝野震惊。

皇后李凤娘干政

皇后李凤娘性格强悍,嫉妒心重,对光宗影响极大,甚至干预朝政,排斥忠良,是导致光宗禅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禅位与皇权更迭

在孝宗驾崩后,由于光宗拒绝主持丧事,大臣们在太皇太后吴氏的支持下,强行拥立其子赵扩即位,光宗被迫退位为太上皇,成为南宋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世禅位的皇帝。

社会关系

主要亲属信息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偁 祖父
赵眘 父亲 宋孝宗
郭氏 母亲 孝宗皇后
李道 岳父
赵愭
赵恺
李凤娘 妻子 光宗皇后
黄氏 妻子
黄氏 贵妃
赵扩 次子 宋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