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胡及,字考父,又字克俭,别名胡克俭,北宋奉新人。他生于天圣三年(1025年),卒于元祐元年(1086年),享年62岁。
胡及通过恩荫入仕,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官员。其仕途涵盖地方行政与司法,历任县尉、知县、通判、提点刑狱等职,官至朝奉大夫。在为官期间,他致力于地方治理,在司法领域亦有所建树。
除了官场生涯,胡及对佛教亦有深入研究,并有相关著述。著名科学家、政治家苏颂曾为其书写的《华严经》作跋,并为其撰写墓志铭,可见其在文化学术方面的影响力。
基本信息
- 别名/字: 考父,克俭,胡克俭
- 籍贯: 奉新(洪州,江南西路)
- 祖籍: 建安(建州)
- 入仕方式: 恩荫
主要官职
- 朝奉大夫
- 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知南丰县事
- 通判定州军州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25年 (天圣三年)
出生于奉新
胡及出生于北宋奉新(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其父胡顺之,岳父苏仲昌,家族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有密切联系。
约中年 (具体年份不详)
恩荫入仕
通过恩荫门入仕,开始其官宦生涯。恩荫制度是宋代官员子弟入仕的重要途径。
具体年份不详
历任地方官职
早期担任余干县尉、晋江县尉等基层官职。后升任南丰、长沙、涟水、建昌军等地知县,负责地方政务,积累了丰富的行政经验。
具体年份不详
升任通判与提点刑狱
曾任定州通判、通远军通判,协助知州处理政务。后担任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负责一路的司法监察工作,显示其在司法领域的地位。曾被任命为登州通判,但因故未赴任。
具体年份不详
获朝奉大夫
获得朝奉大夫的荣誉官职,这是宋代文官的散官官阶之一,通常授予资深或有功绩的官员。
1086年 (元祐元年)
逝世
胡及于元祐元年(1086年)逝世,享年62岁。其墓志铭由著名学者苏颂撰写。
人生成就
对北宋社会与文化的贡献
地方治理与司法贡献
胡及长期在地方任职,从县尉到知县、通判,再到提点刑狱,积累了丰富的行政和司法经验。他在地方治理中勤勉尽责,维护社会秩序,对地方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佛教研究与著述
根据史料记载,胡及对佛教有深入研究,并有相关著述。这不仅体现了其在文化学术方面的造诣,也反映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佛教文化的广泛关注和参与。
社会关系
亲友与同僚
亲属关系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胡顺之 | 父 | |
苏仲昌 | 岳父 | |
苏颂 | 妻之从子 | 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曾为胡及撰写墓志铭 |
社会交往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蔡延庆 | 被推荐 | |
蔡襄 | 被欣赏/器重 | 北宋著名书法家、文学家 |
苏颂 | 墓志铭作者 | 苏颂为其撰写《胡公墓志铭》 |
苏颂 | 书跋作者 | 苏颂为其书写的《华严经》作跋 |
李士良 | 同僚 | 曾同在开封府任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