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纡

1001-1056 | 北宋官员 · 学者

郑纡肖像
郑纡(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郑纡(1001年—1056年),字武仲,北宋安陆(今湖北安陆)人。他凭借勤奋好学,于1030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郑纡出身于一个家道中落的家族,虽家境不复往昔,却始终专注于经史典籍,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坚韧的品格。他曾担任多地县令及中央要职,如大理寺丞、殿中省丞、尚书省各司员外郎等。

他曾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有功,被授权大理寺少卿。郑纡以其清廉的官声、深厚的学识和对国家社稷的忠诚,成为北宋中期一位值得称颂的官员和学者。

别名
  • 字:武仲
籍贯
  • 安陆 (今湖北安陆)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001年

出生于北宋安陆

郑纡出生于安陆(今湖北安陆),字武仲。其父为郑建中。家族曾显赫一时,后家道中落,但他自幼勤奋好学,潜心治学。

1016年

与李氏结为夫妻

16岁时,与生于1000年的李氏结为夫妻。李氏出身富裕家庭,但于1031年去世,享年32岁。

1030年

进士及第

29岁时,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踏入仕途,开始其为官生涯。

任职期间 (1030年后)

地方与中央任职

曾任应城县主簿、越州司法参军,并先后知余姚、兰溪、新都等县事,在地方治理中展现才能。

后调任中央,历任大理寺丞、殿中省丞、尚书省礼部祠部司郎中、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刑部都官司员外郎、审刑院详议官等职。

具体年份不详

随狄青平定叛乱

曾随名将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于邕州界,因军功卓著,被改职方,并权大理寺少卿。

1056年

逝世

郑纡逝世,享年56岁。其同年友蔡襄为其撰写墓志铭,次子郑獬亦为其撰写行状,以志其生平功绩。

主要成就

对北宋社会和官场的贡献

科举入仕

于1030年进士及第,展现其卓越的学识和才华,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树立典范。

地方与中央政绩

在担任应城、余姚、兰溪、新都等地县令期间,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在中央任职期间,亦尽职尽责,参与国家治理。

军事贡献

随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以其文武兼备的才能,为维护北宋边疆稳定做出了实际贡献。

社会关系

家族与交友

亲属关系

关系 姓名 备注
父亲 郑建中
第一任妻子 李氏 生于1000年,1016年结婚,1031年去世,享年32岁。
第一任岳父 李文蔚
第二任岳父 鲍当 郑纡应有第二任妻子,但姓名未详。
长子 郑狝
次子 郑獬 曾为父亲撰写行状。
三子 郑猗
四子 郑猛

社会交往

关系类型 姓名 备注
同年友 蔡襄 北宋著名书法家、官员,曾为郑纡撰写墓志铭。
墓志铭提及 王安石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提及郑纡的妻子。
同僚/上级 狄青 北宋著名将领,郑纡曾随其平定侬智高叛乱。
行状作者 郑獬 郑纡的次子,曾为父亲撰写行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