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瑗

993-1059 | 北宋学者 · 安定先生

胡瑗肖像
胡瑗(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胡瑗,字翼之,世称安定先生,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教育家、思想家。 他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特的教育方法,为北宋培养了大量人才,对当时的学术风气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瑗生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祖籍泾州,后迁居泰州如皋(今江苏如皋)。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易经》。 早年因家境贫寒,曾一度放弃科举,专心研究学问。后受范仲淹等人推荐,开始步入仕途,但始终以教育为己任。

胡瑗的教育思想强调“明体达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道德情操。他在湖州、苏州等地讲学,吸引了大量学子前来求学。 他所创立的“安定书院”,成为当时著名的学术中心,为北宋的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代表著作
  • 《周易口义》
  • 《洪范口义》
  • 《资圣集》
主要成就
  • 创立安定书院
  • 培养大量人才,如孙觉、范纯仁等
  • 对《易经》的研究有深入见解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993年

出生于江苏如皋

胡瑗出生于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祖籍泾州,后迁居泰州如皋(今江苏如皋)。

1035年

被荐举为学官

受到范仲淹等人的推荐,开始步入仕途,担任学官。

1042-1050年

任湖州教授

在湖州担任教授,期间致力于教育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

1052年

任国子监直讲

担任国子监直讲,继续从事教育工作。

1051-1052年

担任多项官职

先后担任太常寺主簿、大理寺评事、光禄寺丞等职。

1059年

去世

嘉祐四年(1059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文昭。

教育成就

对北宋教育的重大贡献

创立安定书院

创立安定书院,成为当时著名的学术中心,为北宋的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培养大量人才

培养了大量人才,如孙觉、范纯仁等,为北宋的政治、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研究

对《易经》等经典的研究有深入见解,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等著作。

社会关系

家庭成员及重要社会关系

家庭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胡讷 父亲
胡志康 长子
胡志宁 次子
胡涤 孙子
胡汝器 后裔
王伯起 女婿
滕希鲁 女婿

重要社会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范仲淹 推荐人 范仲淹曾多次推荐胡瑗担任学官。
欧阳修 同僚、友人 欧阳修为胡瑗撰写墓表。
程颐 友人 程颐曾游太学,胡瑗对其大为赏识。
陈之奇 友人 与胡瑗、苏舜钦并称为“吴下三贤”。
孙觉、范纯仁、凌浩等 学生 胡瑗的学生众多,其中不乏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