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曹利用,字用之,谥号襄悼,北宋宁晋(今河北宁晋)人,生于开宝四年(971年),卒于天圣七年(1029年),享年五十九岁。他以军功起家,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宋真宗、仁宗两朝历任要职,是北宋前期重要的宰执大臣。
曹利用为人沉毅果敢,深得皇帝信任。在处理边防事务和朝政决策中,他展现出过人的决断力。尤其在澶渊之盟后,他积极参与边境防务和对辽关系的处理,为北宋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在枢密院任职期间,对军事制度的完善和将领的选拔亦有建树。
他曾官至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郓国公。虽然因权势过重曾遭到鲁宗道、孔道辅等人的弹劾,但其在北宋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是研究宋代政治史的重要人物。
主要官职
- 枢密使
-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知枢密院事
- 同知枢密院事
主要荣誉
- 封郓国公
- 追赠太傅
- 谥号襄悼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赵州宁晋
曹利用出生于北宋赵州宁晋(今河北宁晋县),具体家世资料不详,但其后以军功起家,显示出其早年可能与军事或地方事务有所关联。
任同知枢密院事
曹利用开始担任同知枢密院事,进入北宋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标志着其政治生涯进入核心层。
升任知枢密院事
进一步升任知枢密院事,成为枢密院的实际负责人之一,权力与影响力显著提升。
特旨恩赐出身
获得特旨恩赐出身,这是一种特殊的入仕途径,表明其深受皇帝器重,无需通过常规科举考试。
拜枢密使
曹利用被任命为枢密使,成为北宋最高军事长官,全面负责国家军事事务,位列宰执。
逝世,享年59岁
曹利用于天圣七年(1029年)逝世,享年五十九岁。他的一生见证了北宋从真宗朝到仁宗朝的过渡与发展。
追赠太傅,谥号襄悼
曹利用逝世后,朝廷追赠其为太傅,并赐谥号“襄悼”,以表彰其生前功绩。学士赵槩为其撰写神道碑,宋仁宗亲自为碑额题字“旌功之碑”。
主要官职
对北宋政治军事的贡献
枢密使
作为北宋最高军事长官,曹利用在澶渊之盟后积极参与边境防务,稳定对辽关系,对维护北宋的军事安全和边境和平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此为宰相级别职务,曹利用参与国家最高行政决策,在朝政中发挥重要影响力,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维持朝局稳定。
封郓国公
受封国公,是北宋时期对功勋卓著大臣的最高荣誉之一,体现了朝廷对其地位和贡献的充分肯定。
社会关系
家族与重要关联人物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曹谏 | 父亲 | |
李士衡 (李仕衡) | 岳父 | |
曹渊 | 儿子 | |
曹汭 | 从子/侄子 | |
程戡 | 女婿 | |
卢士伦 | 女婿 | |
程璠 | 孙女婿 | |
程颢 | 孙女婿 |
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 关系类型 | 描述 |
---|---|---|
鲁宗道 | 被弹劾 | 曾抗言弹劾曹利用恃权骄横。 |
孔道辅 | 被弹劾 | 曾论奏曹利用、罗重勋窃弄威柄,宜早斥去。 |
韩琚 | 推荐 | 曹利用所推荐的官员。 |
李昭述 | 推荐 | 曹利用曾推荐的官员。 |
张士逊 | 得到支持 | 曹利用在枢密院时,张士逊曾得到其支持。 |
张从吉 | 部将 | 曾副曹利用讨伐陈进,因平贼功改庄宅副使。 |
孙继邺 | 部将 | 曹利用的部将。 |
赵槩 | 神道碑作者 | 为曹利用撰写神道碑,碑额由宋仁宗亲笔题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