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蔚

约997年-约1067年 | 宋代官员 · 蜀州新津人

张文蔚肖像
张文蔚(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张文蔚(约997年-约1067年),字隐之,宋代蜀州新津人。他以其在官场的勤勉和与当时名流的交游而为人所知。

张文蔚生于宋代,籍贯蜀州新津。他曾担任光禄寺丞、大理寺评事等重要官职,在宋代官僚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其具体任职年份不详,但其在官场的经历反映了宋代文官的典型路径。

在张文蔚晚年,即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他获得了朝廷的特旨封赠,这通常是对其生前功绩或家族荣耀的肯定。他的生平与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镇、富弼等人有所交集,范镇曾为其撰写墓志铭,而富弼也曾致书于他,可见其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997年

出生于蜀州新津

张文蔚出生于宋代蜀州新津(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具体生年不详,根据其享年70岁及1065年获封赠时68岁推算。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光禄寺丞

张文蔚曾担任光禄寺丞一职。光禄寺在宋代主要负责祭祀、宴飨、朝会等礼仪事务,其官员多为文官。

具体年份不详

担任大理寺评事

张文蔚亦曾任大理寺评事。大理寺是宋代的最高审判机关,评事负责案件的审理和评议,此职显示其具备一定的法律或行政能力。

1057年

范镇为其撰写墓志铭

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镇(1007-1070)曾为张文蔚撰写墓志铭,这表明张文蔚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

1065年

获朝廷特旨封赠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张文蔚在68岁时获得朝廷的特旨封赠。这通常是对其生前功绩或家族荣耀的肯定,也可能是在其去世后追赠。

约1067年

逝世

张文蔚享年70岁,推算其约于1067年逝世。

主要事迹

其生平中的重要贡献与交游

官职履历

张文蔚在宋代官场中担任过光禄寺丞和大理寺评事等职。这些职位虽非显赫,但均为朝廷重要机构的职事,反映了其作为文官的职业生涯和在国家行政体系中的参与。

与名流交游

张文蔚与宋代多位名臣有交集,其中范镇曾为其撰写墓志铭,富弼也曾致书于他(《与张隐之书》)。这些互动不仅彰显了其个人声望,也为后世研究宋代士大夫交际提供了宝贵线索。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社会交际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张氏 祖父 具体姓名不详
张唐英 三子
张商英 五子

社会交际

姓名 关系/类型 描述
范镇 友人/撰写者 曾于1057年为张文蔚撰写墓志铭。
富弼 友人/致书者 曾致书于张文蔚,书名为《与张隐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