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注

生卒年不详 | 宋代官员 · 清流名臣

毛注肖像
毛注(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毛注,字圣可,宋代江山(今浙江衢州江山市)人,生卒年不详。他以进士身份步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和中央要职,是北宋末年一位以正直敢言著称的清流官员。

毛注早年考中进士,开启仕途。他曾先后担任南陵、高苑、富阳等县的知县,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后被调入中央,历任尚书省礼部主客司员外郎、殿中侍御史等职。

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毛注以其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立场,连续上书十六章弹劾当时的权臣蔡京,最终促使蔡京罢官。这一壮举彰显了他作为清流官员的本色,也使其名声远扬。其后,毛注又升任礼部尚书,位列朝廷要职,继续为宋朝的政治清明贡献力量。

毛注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其家族与家乡教育亦有深厚渊源。其家乡江山县学的“景行堂”曾得到邵浩的题咏,并由南宋大儒朱熹作学记,这无疑是对毛注及其家族在当地影响力的间接肯定。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052年

出生于江山

生于宋代江山(今浙江衢州江山市),字圣可。具体生年不详,此为根据史料推测的参考年份。

1082年

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步入仕途,为日后施展抱负奠定基础。

年份不详

出任地方官

先后担任知南陵县事、知高苑县事、知富阳县事等职,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

年份不详

迁任中央要职

调入中央,迁尚书省礼部主客司员外郎,后擢升为殿中侍御史,成为朝廷言官。

年份不详

弹劾权臣蔡京

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期间,不畏权势,连续上书十六章,猛烈抨击权臣蔡京,最终促使其罢官,展现了其正直敢言的清流本色。

年份不详

升任礼部尚书

因其卓越的政治表现和清廉的品格,升任礼部尚书,位列朝廷高官。

身后或晚年

家乡学府受题咏与作记

其家乡江山县学的“景行堂”得到邵浩的题咏,并由南宋大儒朱熹作学记,体现了毛注与家乡教育的深厚渊源和其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主要贡献

对宋代政治与社会的影响

弹劾权臣,维护朝纲

作为殿中侍御史,毛注敢于直言,抗十六章弹劾当时权倾朝野的蔡京,最终使其罢官。这一壮举体现了他维护朝纲、匡扶正义的政治勇气和清流本色,对北宋末年的政治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

地方治理与中央施政

毛注在担任南陵、高苑、富阳等县知县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造福一方百姓。后升任礼部尚书等中央要职,参与国家大政,为宋朝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社会关系

重要亲友与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身份 描述/事件
毛维唐 从父/伯叔父 家族成员,与毛注有亲属关系。
蔡京 政治对手 北宋末年权臣,曾被毛注连续上书十六章弹劾,最终罢官。
邵浩 关联人物 曾为毛注家乡江山县学的“景行堂”题咏,体现了毛注与家乡文化教育的联系。
朱熹 关联人物 南宋理学大家,曾为毛注家乡江山县学的“景行堂”作学记,进一步彰显了该学府及相关人物(包括毛注)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