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禥

1240-1274 | 南宋皇帝 · 度宗

赵禥肖像
赵禥(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禥(1240年—1274年),即宋度宗,南宋倒数第二位皇帝。他是宋理宗赵昀的侄子(实为从父兄弟),在位十年,期间南宋国力日渐衰微,蒙古大军步步紧逼,国家面临严峻挑战。

赵禥于嘉熙四年(1240年)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是宋理宗赵昀的同母弟赵希瓐之子。因理宗无子,赵禥被立为皇太子,并于咸淳十年(1274年)继位。

度宗在位期间,朝政多由权臣贾似道把持。他即位后,因贾似道在拥立过程中有“定策”之功,加封其为太师。然而,贾似道的专权导致朝纲紊乱,军事防御松弛,为南宋的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度宗本人沉溺酒色,不理朝政,进一步加速了南宋的衰败。

主要头衔
  • 南宋皇帝
  • 瀛国公
  • 皇太子
庙号与谥号
  • 庙号:度宗
  • 谥号: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40年10月15日

出生于钱塘

生于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是宋理宗赵昀的侄子,其父为赵希瓐,母为黄氏。

1264年

被立为皇太子

因宋理宗无子,赵禥被选为皇位继承人,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1264年

继位为皇帝

宋理宗驾崩后,赵禥于同年继位,是为宋度宗。他即位后,加封权臣贾似道为太师,朝政大权多由其把持。

1274年

驾崩

在位十年后,度宗驾崩,享年35岁。其子赵㬎继位,是为宋恭帝。

在位期间

南宋末期的挑战与影响

军事困境

度宗在位期间,南宋面临蒙古大军的强大军事压力。特别是襄樊之战的失利,使得南宋的长江防线被突破,国家门户洞开。

权臣专政

朝政大权被权臣贾似道把持,他排除异己,贪污腐败,使得朝纲紊乱,忠良受排挤,进一步削弱了南宋的抵抗能力。

国力衰退

由于内政腐败和外患加剧,南宋国力持续衰退,财政枯竭,民生凋敝,为后来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社会关系

重要亲属与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希瓐 父亲
黄氏 母亲
赵昀 伯父/叔父 南宋理宗皇帝
全氏 皇后
朱氏 美人
杨氏
赵㬎 长子 宋恭帝
赵
赵昺 庶子 宋末帝
贾似道 权臣/支持者 度宗即位后加封其为太师,朝政多由其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