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亨

1281-1358 | 元代医学家 · 丹溪学派创始人

朱震亨肖像
朱震亨(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朱震亨(1281-1358),字彦修,号丹溪,世称“丹溪翁”,元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滋阴派”的创始人。

朱震亨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儒医世家,自幼聪颖,博览群书。他早年学习儒家经典,曾立志科举,但屡试不第。后因目睹民间疾苦,深感医术之重要,遂弃儒从医。

他师从著名理学家许谦,学习儒家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又拜名医楼厘为师,系统学习医学。朱震亨融会贯通各家学说,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理论,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滋阴派”学说,对后世中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救治了无数病患,深受百姓爱戴。其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丹溪心法》、《活法机要》等,这些著作系统阐述了他的医学思想,成为中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281年

出生于浙江义乌

朱震亨出生于浙江义乌(今属金华市)一个儒医世家,自幼聪颖,博览群书。

青年时期 (约1300年代-1310年代)

弃儒从医,求学问道

早年学习儒家经典,曾立志科举,但屡试不第。后因目睹民间疾苦,深感医术之重要,遂弃儒从医。

他师从著名理学家许谦,学习儒家思想,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后又拜名医楼厘为师,系统学习医学。

中年时期 (约1320年代起)

医术精湛,创立“滋阴派”

朱震亨融会贯通各家学说,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理论,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滋阴派”学说。

他的医术精湛,名声鹊起,求医者络绎不绝,为民解除病痛。

著书立说 (具体年份不详)

撰写医学巨著

在此期间,朱震亨将毕生所学和临床经验整理成书,撰写了《格致余论》、《丹溪心法》、《活法机要》等重要医学著作,系统阐述其医学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1358年

逝世

朱震亨于1358年逝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致力于医学研究与实践,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医学成就

对中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贡献

创立“滋阴派”

朱震亨继承并发展了《内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强调人体阴精的重要性,主张滋养阴精以平衡阴阳,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滋阴派”学说,对后世温病学派、补益学说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金元四大家之一

与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并称“金元四大家”,共同推动了中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

著作等身,流传后世

其主要著作如《格致余论》、《丹溪心法》、《活法机要》等,系统阐述了他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成为中医宝库中的重要经典,为后世医家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社会关系

亲友与师友

亲属关系

姓名 关系 备注
朱环 祖父
朱元 父亲
戚氏 妻子 岳父为戚象祖
戚象祖 岳父

师友与门生

姓名 关系类型 备注
楼厘 老师 曾指教朱震亨医学
许谦 老师/学生 朱震亨曾拜其为师学习理学,数据中也显示许谦为朱震亨学生,可能为先师后友或学派传承关系。
王履 学生
赵良仁 学生
戴思恭 学生
戴思忠 从游者
王顺 论学之友 曾与朱震亨讨论《内经》之说
宋濂 交游 曾为朱震亨妻子作墓铭,为朱震亨作墓表,并为朱震亨书画作跋等
陈基 交游 朱震亨曾为其书作序
胡翰 交游 朱震亨曾为其书作序
戴良 传记作者 曾为朱震亨作传《丹溪翁传》
杨士奇 交游 朱震亨曾致书于他

主要著作

流传后世的医学经典

  • 《格致余论》

    朱震亨医学思想的代表作,系统阐述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理论。

  • 《丹溪心法》

    其弟子整理的医案和经验汇编,是学习丹溪学派的重要入门书籍。

  • 《活法机要》

    论述脉学、病因、证候、治法等,是其临床实践的总结。

  • 《本草衍义补遗》

    对《本草衍义》的补充和修订,体现了其对药物的独到见解。

  • 《金匮钩元》

    对《金匮要略》的阐发和补充。

  • 《丹溪先生医案》

    记录了朱震亨的临床诊疗案例,是研究其医术的重要资料。

  • 《脉诀指掌》

    关于脉诊的著作,便于初学者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