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懿

596-672 | 唐朝滕王 · 宗室重臣

李元懿肖像
李元懿(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李元懿(596-672),字君德,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唐朝宗室重臣。

他出生于长安,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儿子。武德三年(620年),被封为滕王,后又曾封陇西郡王。作为皇室成员,李元懿在唐初的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贞观年间,李元懿先后出任鲁郡、安陆、郑州、上党等多地刺史,在地方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勤于政事,体恤民情,为维护地方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一生忠于职守,是唐代宗室官员的典范。

主要封号
  • 滕王
  • 陇西郡王
主要官职
  • 鲁郡刺史 (633年)
  • 安陆刺史 (634年)
  • 郑州刺史 (636年)
  • 上党刺史 (639年)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596年

出生于长安

作为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一子,李元懿在隋末唐初的动荡时期出生于都城长安,自幼受到良好的皇室教育。

武德三年 (620年)

受封滕王

唐朝建立后,李元懿被父亲李渊册封为滕王,成为唐朝重要的宗室成员之一。

贞观七年 (633年)

出任鲁郡刺史

开始其地方官生涯,被任命为鲁郡(今山东曲阜一带)刺史,负责当地的行政事务。

贞观八年 (634年)

调任安陆刺史

转任安陆(今湖北安陆)刺史,继续在地方发挥其治理才能。

贞观十年 (636年)

任郑州刺史

赴任郑州(今河南郑州)刺史,在这一重要地区履行职责。

贞观十三年 (639年)

担任上党刺史

调任上党(今山西长治)刺史,其地方治理经验日益丰富。

672年

逝世

李元懿于672年逝世,享年76岁。他的一生见证了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的繁荣,为唐初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主要贡献

对唐朝的贡献与影响

地方治理与稳定

作为多地刺史,李元懿在鲁郡、安陆、郑州、上党等地推行善政,维护地方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为唐初的稳定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皇室宗亲的典范

李元懿作为唐高祖之子,始终忠于皇室,积极参与政事,以其勤勉和才能,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宗室关系的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社会关系

家族与后裔

姓名 关系 备注
李渊(唐高祖) 唐朝开国皇帝
李璥 长子
李琳 七子
李某 姓名不详
李珪
李琰
李球
李璿
李遂
李珩
赵季康 曾孙
李沼 十一世孙
李崧 十一世孙
李贺 直系后裔 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