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善待

1128-1188 | 南宋宗室 · 理学名家 · 勤政官员

赵善待肖像
赵善待(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赵善待(1128-1188),字子善,又字时举,南宋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籍贯闻喜(今山西闻喜)。作为宋朝宗室成员,他不仅是朝廷命官,更是著名理学大师朱熹的杰出门人,在南宋中期政治与学术界均占有一席之地。

赵善待自幼聪颖,勤奋好学。于南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他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先后担任昆山县丞、吉州通判、江阴知县、岳州知州等地方要职。在地方任职期间,他注重民生,兴修水利,推行教化,深受百姓爱戴。

其后,赵善待升任两浙东路宣抚使司参议官及按察使,负责地方监察与司法事务,展现出卓越的行政能力和公正无私的品格。在学术上,他师从理学大宗师朱熹,深入钻研儒家经典,对朱子理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著有《杂著》十卷,内容涵盖经义、史论、诗文等多方面,体现了其深厚的学养。赵善待于淳熙十五年(1188年)逝世,享年61岁。他的一生是儒家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生动写照。

代表著作
  • 《杂著》十卷
主要身份与成就
  • 南宋宗室成员
  • 朱熹门人
  • 朝请大夫
  • 进士出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1128年

出生于鄞县

南宋建炎二年,赵善待出生于鄞县(今浙江宁波),为宋朝宗室成员,籍贯闻喜(今山西闻喜)。

1163年

考中进士

南宋孝宗隆兴元年,赵善待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正式踏入仕途。

任职地方官吏

历任多地要职

曾任昆山县丞,辅佐县令处理政务;后任吉州(今江西吉安)通判,协助知州管理地方事务;调任江阴(今江苏江阴)知县,主政一方,治理有方;升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统辖一州军政民事。

师从朱熹

理学思想的传承者

在为官之余,赵善待潜心学问,成为著名理学大宗师朱熹的门人,深入学习和传播朱子理学,对理学发展做出贡献。

升任中央及地方要职

担任监察与司法重任

历任两浙东路宣抚使司参议官,参与地方军政要务的谋划;后升任两浙东路按察使,负责监察地方官吏,维护法纪;获授朝请大夫,此为文散官,显示其品级与荣誉。

1188年

逝世

南宋淳熙十五年,赵善待逝世,享年61岁。

主要成就

对南宋政治与学术的贡献

理学传承与发展

作为朱熹的杰出门人,赵善待不仅自身学养深厚,更积极传播朱子理学思想,对南宋理学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官清廉勤政

在各地任职期间,赵善待以其清廉的品格和卓越的行政能力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他关注民生,兴修水利,推行教化,为地方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学与学术著作

赵善待著有《杂著》十卷,这部著作是他学术思想和文学才华的结晶,为后世研究南宋历史、文化和理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社会关系

家族与师友

姓名 关系 备注
赵士说 祖父
赵不柔
赵汝述 长子
赵汝逵 次子
赵汝遇 四子
赵汝适 五子
刘敏功 长女婿
杨宗元 二女婿
陈籥 三女婿
王津 四女婿
汪龙纪 孙女婿
莫德和 孙女婿
胡煃 孙女婿
朱熹 师从 南宋著名理学大宗师
袁燮 墓志铭作者 南宋著名学者、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