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公弼

字国佐 | 宋代名臣 · 忠直敢言

石公弼肖像
石公弼(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石公弼,字国佐,又名石公辅,宋代越州新昌人。他于1091年进士及第,官至兵部尚书、枢密直学士、御史中丞等要职,以其正直敢言著称。

石公弼早年通过科举入仕,在地方任职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治理能力。他曾知广德军、扬州军州事,为政清廉,体恤民情,深得百姓爱戴。

在朝为官期间,石公弼以其不畏权贵的风骨而闻名。尤其是在大观年间,他担任御史中丞,不顾个人安危,连续上数十道奏章弹劾权臣蔡京的罪恶,最终促使蔡京罢相,维护了朝纲正气。

他的忠直和勇气得到了时人的高度赞扬,与同僚张克公、刘安上等人共同对抗奸佞,成为北宋末年一股清流。石公弼的一生,是为官清廉、忠于职守、敢于直谏的典范。

主要官职
  • 御史中丞
  • 兵部尚书
  • 枢密直学士
  • 知广德军、知扬州军州事、知襄州军州事
重大事件
  • 1091年 进士及第
  • 大观年间 弹劾权臣蔡京,使其罢相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籍贯

越州新昌人

石公弼,宋代越州新昌(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人。新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石公弼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082年-1084年

知广德军

担任广德军(今安徽广德一带)的知军,开始其地方治理的生涯。在此期间,他展现了初步的行政才能。

1091年

进士及第

通过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正式步入仕途,为他日后在朝中担任要职奠定了基础。

1110年-1112年

知扬州军州事

出任扬州(今江苏扬州)的知州,负责地方政务。他在扬州任职期间,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1113年

述古殿学士

被任命为述古殿学士,此职通常负责典籍、文翰之事,显示其学识渊博,受到朝廷的重视。

大观年间 (约1107-1121年间)

累官御史中丞,弹劾蔡京

官至御史中丞,这是其仕途中的重要转折点。在此期间,他与同僚张克公、刘安上等人共同上书数十次,严厉弹劾权臣蔡京的罪恶,最终促使蔡京罢相,展现了其不畏权贵的忠直风骨。

未知年份

官至兵部尚书、枢密直学士、知襄州军州事

石公弼在仕途上持续晋升,最终官至兵部尚书、枢密直学士等朝廷要职,并曾知襄州军州事,在宋代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主要成就

对宋代政治与社会的重要贡献

弹劾权奸,匡扶社稷

作为御史中丞,石公弼不畏强权,多次上书弹劾权臣蔡京的罪恶,最终使其罢相,维护了朝纲正气,对北宋末年的政治生态产生了积极影响。

地方治理,政绩卓著

先后担任广德军、扬州军州事、襄州军州事等地方要职,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兴利除弊,深得百姓爱戴,为地方发展做出了贡献。

官居要职,影响深远

历任兵部尚书、枢密直学士等高官,在朝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国家军政大事决策,以其正直的品格和卓越的才能影响着宋代政治的走向。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关联人物

姓名 关系 描述/备注
石渥 高祖 石公弼的四世祖。
石景衡 父亲 石公弼的父亲。
石达 同族晚辈 石公弼的同族晚辈。
张克公 友人/同僚 与石公弼共同弹劾蔡京,政见趋同。
蔡京 弹劾对象/政敌 北宋权臣,因其罪恶被石公弼多次弹劾,最终罢相。
赵占龟 亲戚 (内外兄) 黄岩人,志尚超卓,与石公弼、李光为内外兄,但二人显贵后,赵占龟不与他们相通。
刘安上 同僚/政见趋同 与中丞石公弼率同列廷劾蔡京,共同对抗权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