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寿

明代 | 著名医学家 · 针灸大家

滑寿肖像
滑寿(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滑寿,字伯仁,一字伯本,号撄宁生,明代著名医学家。生卒年不详,约活跃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前后。

他原籍仪真(今江苏仪征),后迁居余姚(今浙江余姚),毕生致力于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尤精于针灸学,被誉为明代针灸大家。

滑寿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对《难经》、《素问》等经典进行了深入的注释和阐发。其代表作《十四经发挥》对十四经脉的循行、穴位、病候等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精确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谬误,极大地推动了针灸学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还广收门徒,传授医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其著作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著作
  • 《十四经发挥》三卷
  • 《难经本义》二卷
  • 《增辑难经本义》二卷
  • 《诊家枢要》一卷
  • 《读素问钞》三卷 (编纂)
主要贡献
  • 系统整理与创新针灸学理论
  • 深入注释医学经典,纠正谬误
  • 培养医学人才,传承医学薪火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明代初期 (生卒年不详)

出生于仪真

滑寿原籍仪真(今江苏仪征),字伯仁,一字伯本,号撄宁生。自幼好学,对医学展现出浓厚兴趣。

约明洪武年间 (1368-1398)

迁居余姚,悬壶济世

迁居余姚(今浙江余姚)后,滑寿以精湛医术闻名乡里,广受赞誉。在此期间,他潜心著述,完成了多部医学巨著。

约明洪武年间

著成《十四经发挥》

此书对针灸学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创新,是其最重要的医学成就之一。明初文学家宋濂曾为此书作序,足见其学术地位。

约明洪武年间

注释经典,完善理论

相继著成《难经本义》、《增辑难经本义》、《诊家枢要》及编纂《读素问钞》,对《难经》、《素问》等医学经典进行深入解读和补充,进一步完善其医学理论体系。

约明洪武年间

广收门徒,传授医术

滑寿不仅医术精湛,更注重医学传承。王居中、高洞阳等皆为其门下弟子,继承其医学思想,将滑寿的学术发扬光大。

约明洪武年间

与文人雅士交游

与宋濂、朱右、戴良、刘仁本、丁鹤年、宋禧、谢肃等明初著名文人学者多有往来,诗文唱和,相互推崇,反映了其在当时社会文化界的重要地位。

明代 (具体逝世年不详)

逝世

滑寿毕生致力于医学,其学说和著作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医学成就

对中国医学的重大贡献

针灸学集大成者

《十四经发挥》系统整理并考证了十四经脉的循行、穴位、病候,纠正了前人谬误,成为后世针灸学的重要经典,奠定了其在针灸史上的重要地位。

经典医籍的注释与发展

对《难经》、《素问》等医学经典进行深入研究和注释,其《难经本义》等著作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和阐发具有开创性意义,推动了医学理论的进步。

医学教育与传承

广收门徒,悉心传授医术,培养了王居中、高洞阳等一批优秀医学人才,为明代医学的繁荣和发展贡献了力量,确保了医学知识的薪火相传。

社会关系

与滑寿有交集的重要人物

姓名 关系 备注/背景
王居中 学生 滑寿的门下弟子。
高洞阳 学生 滑寿的门下弟子。
宋濂 友人/推崇者 明初文学家、史学家,曾为滑寿的《医家十四经发挥》作序,并为滑寿的传记作跋。
朱右 传记作者 明代学者,曾为滑寿撰写传记。
戴良 友人/诗文交游 明代诗人,曾为滑寿作像赞,并有诗怀念滑寿。
刘仁本 友人/诗文交游 明代诗人,曾与滑寿一同炼药并作诗。
丁鹤年 友人/诗文交游 明代诗人,曾作诗寄赠滑寿。
宋禧 友人/诗文交游 明代诗人,曾作诗寄赠滑寿。
谢肃 友人/题咏者 明代学者,滑寿曾为其“针药二室”题写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