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萧楚,字子荆,号三顾隐客,南宋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教育家。他以对《春秋》的精深研究和坚定捍卫而闻名,在动荡的时代中坚持学术操守,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萧楚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出生于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早年勤奋好学,尤其对儒家经典《春秋》有独到见解。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他以36岁之龄考取乡贡举人,展现了其卓越的学术才能。
徽宗时期,权臣蔡京专权,禁绝《春秋》之学,导致许多学者避世。萧楚亦在此背景下,隐居于太和三顾山下,开坛讲学。他坚持以穷经为本,深入阐发《春秋》义理,吸引了赵旸、胡铨、冯獬等百余名弟子,其中不乏后来名震一时的学者。
萧楚的学术思想强调对经典的深入探究和独立思考,他著有《经辨》四十九卷、《春秋辨疑》等重要著作,对《春秋》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萧楚以67岁高龄辞世,其学说和精神在南宋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著作
- 《经辨》四十九卷
- 《春秋辨疑》
- 《春秋辨疑》四卷 附校勘记一卷
主要荣誉
- 南宋《春秋》学派宗师
- 坚守学术道统的典范
- 教育英才,桃李满天下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吉州太和
萧楚于北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出生于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自幼聪颖,勤奋好学,对儒家经典展现出浓厚兴趣。
考取乡贡举人
北宋元符二年,萧楚以36岁之龄考取乡贡举人,证明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才华。
隐居三顾山下,开坛讲学
因权臣蔡京专权,禁绝《春秋》之学,萧楚为坚守学术道统,隐居于太和三顾山下,自号「三顾隐客」。在此期间,他开坛讲学,坚持以穷经为本,深入阐发《春秋》义理,吸引了赵旸、胡铨、冯獬等百余名弟子。
逝世
南宋建炎四年,萧楚以67岁高龄辞世。他毕生致力于《春秋》学的传承与发展,其学说和精神在南宋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育成就
对南宋学术界的重大贡献
春秋学的坚定捍卫者
在蔡京禁绝《春秋》学的逆境中,萧楚坚守学术道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坚定的信念,维护了《春秋》学的传承与发展,为后世树立了学术操守的典范。
著述传世,阐发经义
著有《经辨》四十九卷、《春秋辨疑》等重要著作,对《春秋》经义进行了深入辨析和阐发,为后世研究《春秋》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丰富了南宋经学的内涵。
桃李满天下,影响深远
隐居讲学期间,培养了赵旸、胡铨、冯獬等百余名弟子,这些弟子后来成为南宋学术界的重要人物,将萧楚的学说和精神发扬光大,对南宋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关系
与萧楚相关的重要人物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赵旸 | 弟子 | 萧楚弟子百余人之一,从其学《春秋》。 |
胡铨 | 弟子 | 南宋著名忠臣、文学家,曾为萧楚的著作作序,并作祭文、墓志铭。 |
冯獬 | 弟子 | 萧楚弟子百余人之一,萧楚曾致书冯獬,讨论蔡京黜《春秋》之学。 |
胡昌龄 | 弟子 | 胡铨从姪,从萧楚学《春秋》,后以特奏名对策万余言。 |
胡铸 | 从游者 | 曾追随萧楚学习,为其学说的追随者。 |
邓洵美 | 交游 | 庐陵乡先生,与萧楚相交游,共同启迪后学。 |
蔡京 | 反对者 | 北宋权臣,专权时禁绝《春秋》学,导致萧楚隐居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