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陈抟(约926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北宋著名道士、易学宗师。他以其深厚的道家学问、独特的易学思想和超然的隐逸风范,对宋代乃至后世的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抟早年曾应试科举,但未能及第,遂放弃仕途,转而潜心修道。他先后隐居武当山和华山,尤其在华山云台观长期修行,被誉为“华山老祖”。他精通《易经》,创立了“先天图”和“无极图”,这些易学图式被宋代理学家周敦颐、邵雍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思想源泉。
陈抟不仅在易学上成就卓著,在内丹养生方面也有独到见解,其“睡功”尤为世人称奇。他与宋太祖、宋太宗等帝王多有交往,但始终保持其隐士本色,不慕荣华,以其高洁的品格和渊博的学识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代表著作
- 《先天图》
- 《无极图》
- 《陈希夷坐功图》
-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
- 《心相编》
主要荣誉
- 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
- 被尊为“华山老祖”
- 道家内丹与易学宗师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州)
陈抟出生于五代十国时期,具体生年不详,但据考证约在926年左右。早年好学,博览群书。
应试不第,转而修道
在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参加科举考试,未能及第。此后,他放弃了入仕的念头,开始潜心修习道家之学,寻求出世之道。
隐居武当山与华山
最初隐居于武当山九室岩,后迁至华山,长期在华山云台观、少华石室等地隐居修行,深入研究《易经》和内丹术。
与宋太祖、太宗交往
宋太祖、宋太宗曾多次召见陈抟,向他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陈抟虽受帝王礼遇,但始终不愿出仕,坚持隐逸生活。
宋太宗曾赐其“希夷先生”之号,以表彰其高深莫测的学问和超然物外的品格。
于华山羽化
端拱二年(989年),陈抟在华山张超谷石室中羽化,享年约63岁。其仙逝被视为道家得道升仙的典范。
主要成就
对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贡献
道家思想与内丹术
陈抟继承和发展了道家内丹学,强调性命双修,其“睡功”更是独树一帜,对后世道教养生实践影响深远。
易学宗师与理学先驱
创立“先天图”和“无极图”,揭示了宇宙生成和变化的规律,为宋代理学(如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隐逸文化典范
其隐居华山,不慕名利,与帝王交往而不改其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高洁隐士的典型代表。
社会关系
与陈抟相关的历史人物
姓名 | 关系 | 相关描述 | 年份 |
---|---|---|---|
张无梦 | 学生 | 陈抟的弟子之一 | 961年 |
穆修 | 学生 | 陈抟的弟子之一 | 961年 |
吴景鸾 | 弟子 | 陈抟的弟子之一 | 不详 |
吴克诚 | 弟子 | 陈抟的弟子之一 | 不详 |
周洙 | 师长 | 曾教授陈抟 | 不详 |
文同 | 相关人物 | 曾为陈抟诗作书跋 | 不详 |
晁说之 | 相关人物 | 曾为陈抟相关建筑题咏 | 不详 |
张方平 | 相关人物 | 曾为陈抟隐居的道观作记 | 不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