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定子

南宋 | 经学家 · 宰执 · 忠襄

高定子肖像
高定子(画像暂缺,此为示例)

生平简介

高定子,字瞻叔(亦作詹叔),号著斋,谥号忠襄,南宋蒲江(今四川蒲江县)人。他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经学家、博学之士和重要宰执。

高定子约活跃于12世纪末至13世纪中叶。他于1202年登进士第,自此步入仕途。高定子一生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曾担任长宁军知军,后官至参知政事、签书枢密院事等朝廷要职,是南宋晚期朝廷的重要支柱。

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也造诣深厚,作为一位经学家和博学之人,著有《著斋文集》、《经说》等多部著作,体现了他深厚的经学功底和广博的学识。他与著名理学家魏了翁互为表里,交谊深厚,魏了翁曾为其撰写碑记、堂铭,足见其在士林中的声望。高定子去世后,葬于吴县(今江苏苏州)。

代表著作
  • 《著斋文集》
  • 《北门类稿》
  • 《薇垣类稿》
  • 《经说》
  • 《绍熙讲义》
  • 《奏议》
  • 《历官表奏》
主要荣誉
  • 谥号“忠襄”
  • 南宋杰出政治家
  • 著名经学家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约1172年

活跃于蒲江

高定子出生于南宋蒲江(今四川蒲江县),籍贯邛州蒲江。早年在家乡接受教育,展现出过人的才华。

1202年

登进士第

高定子通过科举考试,登进士第,正式步入仕途,开始其为国效力的生涯。

嘉定年间 (1208-1224)

知长宁军

担任长宁军知军,治理地方,政绩显著,深得民心。

某年

任司农寺卿兼枢密院都承旨

担任司农寺卿,掌管国家农政财政,并兼任枢密院都承旨,参与军政要务。

某年

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获授端明殿学士,并担任签书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参与国家最高决策。

1242年

任参知政事

升任参知政事,成为南宋朝廷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1243年

兼签书枢密院事

在担任参知政事期间,兼任签书枢密院事,进一步巩固其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1244年

罢参知政事

因故罢去参知政事之职,结束其在朝廷的宰执生涯。

卒年不详

葬于吴县

高定子去世后,葬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其一生功绩和学识流芳后世。

主要成就

对南宋的贡献与影响

政治建树

官至参知政事、签书枢密院事等要职,位列宰执,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执行,为南宋朝廷的稳定和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学术贡献

作为一位经学家和博学之士,著述丰富,包括《著斋文集》、《经说》等,对当时的经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清廉忠直

谥号“忠襄”是对其一生忠诚正直、为国尽瘁的最高评价,体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士大夫风范。

社会关系

亲友与重要交游

家族成员

姓名 关系 备注
高孝璹
高载
高稼
高崇
高茂叔
高斯得 侄子/从子
高斯道

重要交游

  • 魏了翁

    著名理学家,高定子的表弟。两人交谊深厚,魏了翁曾为高定子撰写世系碑记、斋堂铭、建筑题咏及祠记,足见其在士林中的声望和两人的密切关系。

  • 方大琮

    曾致书高定子,可见其在士大夫阶层中的广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