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平简介
宇文虚中(1063-1130),字叔通,别名宇文黄中,谥号肃愍,四川双流(今属成都市)人。他生于北宋,历经北宋末年的动荡,最终在南宋初年去世,是宋金交替时期一位备受争议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宇文虚中于北宋元丰二年(1063年)出生于双流。他才华横溢,于崇宁二年(1109年)考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在北宋末年,他曾官至枢密副使,位居高官,参与国家军政要务。
靖康之变后,南宋建立。宇文虚中奉命出使金国,却不幸被金人扣留。身陷异邦,他却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金人的尊重,在金国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并被金人尊称为“国师”。尽管身处异国为官,宇文虚中始终心系故土,未曾忘却故国。南宋朝廷也认可其忠贞不渝,在他去世后追赠谥号“肃愍”,并赐其子宇文师瑗赵姓,以示皇恩。
基本信息
- 字:叔通
- 别名:宇文黄中
- 别号:国师
- 谥号:肃愍
- 籍贯:双流(今四川成都)
生卒年代
- 生年:北宋元丰二年(1063年)
- 卒年:南宋绍兴元年(1130年)
- 享年:68岁
- 主要活跃时期:北宋末至南宋初
人生轨迹
重要事件时间线
出生于四川双流
宇文虚中出生于北宋元丰二年,籍贯双流(今四川成都双流区)。
进士及第,步入仕途
崇宁二年,宇文虚中考中进士,开始其为官生涯。
地方任职与升迁
曾任知庆州军州事(1122-1124年),后调任知亳州军州事(1124-1125年),并兼任显谟阁待制。
升任枢密副使
在北宋末年,宇文虚中升任枢密副使,成为朝廷重要官员。
出使金国被扣留
靖康之变后,南宋建立。宇文虚中奉命出使金国,却被金人扣留,从此身陷异邦。
在金国为官,被尊为“国师”
在金国期间,宇文虚中历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因其卓越的学识和品德,被金人尊称为“国师”。
在金国去世
宇文虚中于南宋绍兴元年(1130年)在金国去世,享年68岁。
宋朝追赠谥号“肃愍”
宋朝追赠宇文虚中谥号“肃愍”,以表彰其忠贞不渝。其子宇文师瑗亦获赐赵姓,以示皇恩。
主要事迹与评价
对历史的独特贡献与影响
北宋高官
在北宋末年,宇文虚中凭借才华和政绩,官至枢密副使,参与国家军政核心决策,展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宋金外交使者
靖康之变后,他临危受命,出使金国,虽被扣留,但其出使本身体现了宋朝在危难之际的外交努力。
金国“国师”与忠义
在金国期间,他以学识和品德赢得尊重,被尊为“国师”,同时心系故国,其忠义之举受到南宋朝廷的肯定与追谥。
社会关系
家族成员与交游人物
家族成员
姓名 | 关系 | 备注 |
---|---|---|
宇文邦彦 | 父 | |
宇文粹中 | 兄 | |
宇文时中 | 弟 | |
宇文师瑗 | 子 | 后获赐赵姓 |
宇文氏 | 女 | 嫁赵恬 |
赵恬 | 女婿 |
交游人物
-
刘克庄
曾为其诗文作跋,如《再跋宇文肃愍公诗》、《跋宇文枢密诗帖》。 -
周必大
曾为其书作跋,如《跋宇文虚中矾书》。 -
李光
曾被宇文虚中上奏论及。 -
折克行
曾为其神道碑作书(1139年)。